20赵宋王朝在地方行政上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划分,路级机构的设置,一改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该设计理念主要是为了回避唐代A.权力倾轧,民不聊生B.中央集权,社会动荡C.相权膨涨,地方分权D.节镇太重,君弱臣强21.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未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B.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C.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管理D.边境榷场贸易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22.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大),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治☆,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的☆处应该是A.党项B.蒙古C.契丹D.女真23.金世宗时梁肃曾上奏曰:“汉之羽林,皆通《孝经》。今之亲军,即汉之羽林也。臣乞每百户赐《孝经》一部,使之教读,庶知臣子之道,其出职也,可知政事。”世宗答道善,人之行,莫大于孝,亦由教而后能。”遂以女真字《孝经》千部付点检司分赐护卫亲军”。这反映A.金世宗重视经济的建设B.金朝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C.金统治者认同儒家文化D.《孝经》是科举必读书目24.《元史·百官志七》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A.三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25.“自从发明了纸张,配合得心应手的毛笔和好墨,于是写本书籍开始大量出现,但是一个字仍须用手来写,同时只能写出一部。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
2023届新高三开学联考4.南宋时期,朱熹积极兴建书院,认为“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为忠为孝也”。陆九渊在白鹿历史试题洞书院讲学时,开篇就提到《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这说明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的A.书院与统治者意志相违背B.书院承担教化育人功能注意事项:C.商品经济推动书院的兴盛D.宋代理学成为主流思想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5.唐宋有关借贷契约法律对索债方式没有过多限制,甚至默许暴力抢夺方式。而清代法律规范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了追债行为,并对追债过程中采取抢夺手段予以严厉打击,更加注重保护借贷方人身权利和如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财产权利。这一变化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B.说明清朝抑商政策松动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反映清朝法制已经完善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6.陈旭蓖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个时候,正炮声初息,王朝中人惊魂甫定,与飘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刚刚结束的一番遭遇相比,2年之后的事是很渺茫的,正窃喜于·万年合约'换来的太平,紫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禁城景物依旧。”这一番遭遇符合题目要求的。A.推动中国近代化蹒跚起步B.使外国势力进入中国内地1.周武王灭商后,对原商统治的地区“复盘庚之政”,对鲁、卫两国要求“启以商政,疆以周索”,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带来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即顺从当地的民俗,奉商之正朔,而以周代法令来约束。这些措施7.1896年,梁启超发表《古议院考》,提出“议院之名,古虽无之,若其意,则在昔哲王所恃以均天A.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B.说明周朝因仁义统一天下下也”,同时认为汉代有与议会相似的制度,“汉制议员之职有三:一日谏大夫,二日博士,三螺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形成家国一体的民族心理日议郎。”这表明2.秦汉在县以下划分为乡、里,选任乡官里吏辅助统治基层。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A.梁启超为变法寻找历史依据关系正确的是B.中国汉朝制度尚有民主遗风O选项材料结论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秦朝)里史由里中推选、县廷任命,以没有军功爵且办事能干秦朝集权理念渗透D.汉制为议会的实施提供基础的公卒,士伍担任里吏基层治理8.下表是一位学者整理研究的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秦制)乡有三老,有秩、尚夫,游微。三老掌教化:尚夫职听讼秦朝建立起完善的年份全国总人口数(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人口比重(%)】收赋税:游微微循,禁贼盗地方税收体系18203737724206.5汉明帝即位初赐爵“三老、孝梯、力田人三级”。水平三年再次汉朝的基层治理体18404128127696.7C喝假“三老,孝梯、力田人三级系已经完备18434172428256.6O西汉“循吏“朱色“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巖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汉朝儒学成为正统18933367127698.2D未尝答辱人,存问看老孤寡,酒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思想192044715474210.63.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空中飞舞的神。北凉、北魏时期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带有男性特193646926528111.2总桥征,腰系印度围裙,深目高鼻,上身半裸。到唐代,飞天已基本女性化,脸形丰满,姿态妩媚,有194954167576510.6些飞天头梳唐代妇女流行的双丫髻。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飞天形象的变化说明了A.总体呈现上升趋向B.集中于沿海沿江城市A.佛教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趋势B.唐朝丝绸之路推动民族交融C.源于西方列强侵略D.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C.唐代女性地位得到较大提高D.敦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高三大联考·历史第1页(共8页】高三大联考·历史第2页(共8页)
6,汉文帝时期,承认私人铸币的合法性,但对四铢钱的重量和形制进行统一规定。同时,设立了四铢的“称钱衡”,用以稽核市面上流通的四铢钱重量,并有“敢择轻重,衡及弗用,劾论罚,徭里家十日”的处罚。汉文帝的金融举措A.弱化了商人社会地位B避免了市场物价的波动C.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原则【答案】C【解析】题干所示为汉朝币制改革的相关举措。汉文帝时期,允许私人铸币,但是对铸币的重量等有严格规定,这些举措加强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故C项正确。朝廷的做法有利于规范金融市场,而“弱化了商人社会地位”和题干主旨无关,排除A项;B项中“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7据记载,西汉建元时,丰镐之间的农田“贾亩一金”;到东汉建武年间,关中“厥土之膏,亩价一金”;东汉末,山东堂邑“祖业良田,亩值一金”。汉朝“膏腴沃士”价格皆在万钱以上。这可以用来说明汉朝A.小农经济发展停滞B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C,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官府统治危机的加剧【答案】B【解析】材料叙述了汉朝土地价格居高不下,说明当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高度集中,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故选B项。土地高度集中制约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使其停滞,排除A项;人地矛盾是否突出是通过人均土地占有率体现的,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述为民间土地价格的变化,官府统治危机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8.东晋南朝时期,豪强大族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封建庄园。庄园劳动力主要包括佃客、奴婢、私役化的“吏”、部曲(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等。庄园处于国家的政治经济边缘,其对国家领域内人口和土地的分割,造成了国家“编户虚耗”与“国弊家丰”的局面。由此可见,庄园经济A造成人地之间的矛盾尖锐B提高了对土地的利用效率提海制含你C.促进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D.妨碍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出时【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为东晋豪强大族建立规模庞大的封建庄园,庄园广占豪田,拥有众多的人口,这些都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人地矛盾尖锐和土地利用率提高的信息,排除A、B两项;封建庄园经济并非区域经济,C项说法错误。9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信徒“兴建福业,造立图寺”,以至出现“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那县,不可胜言”(《南史·郭祖深传》)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魏晋时期A.佛教回馈社会的善举B佛教通过寺院控制基层社会C.特殊的寺院经济兴起D.佛教适应社会的根源性质变【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国特殊的封建社会专制环境下,结合自身教义义理,逐渐形成宗俗结合的寺院经济。这是一种淡化了宗教性的过于世俗和过于膨胀的佛教经济,C项正确。佛寺兴业,并不是回馈社会的举动,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扩张行为,排除A项;佛寺兴建并控制一定人口和土地,但不等于能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排除B项:佛教传入中国,在融入中国社会的过程中,寻求自身发展,但佛教基本教义并没有根本性改变,排除D项。10.唐朝时期,江东犁、铁搭、龙骨水车等生产工具的创造和使用,有力地推进了“与水争田”。在丹阳(今江苏镇江境内)的练湖里有横截十四里的长堤,泄去湖水,“取湖下地作田”。杭州的钱塘湖里也有千亩以上的漏税田亩。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朝A.国家赋税制度还有待完善B围湖造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案答C,治湖营田在江南卓有成效D,技术改进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据材料“杭州的钱塘湖里也有千亩以上的漏税田亩”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江南地区更多湖水地被辟为耕地,故选C项。唐朝时期赋税制度从租庸调转向两税法,而材料旨在强调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耕地·67·
气弹成功爆炸行刻,首先要把合,但极端高(三)文学类文本阅凌(本题共3小题,15分)在瞬间产生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体,必须在足文本一:催粮差(节选)赵树理9月14日)裤粮的差人程九孩有大南乡的程报差事派到他头上,他轮得油水少,不想去,就度了个人一到村里,调入一先生家,不知深浅,挨了二先生一耳光。拘票也被扣下了。崔九孩」格创历史新术自出马,先到二先生家,赔礼说好话,把票要了出来。见票上有个的兰的农民打所知道是的工作与生个种山地的,任在红沙哈:就决定去到了庄上一问,才知孙二则早就去世7,有个孙干叫甲牛。原行业整体科甲车孩我来,花大精二活不元。拘出小扶绝套在环甲牛的件子上调小孩清的声维佳口了对能源甲午和邻长刘老汉都吃了一惊。原转型。但甲牛老婆和女儿黑女都哭着跑来。甲午老婆向刘老汉哭道:“大伯1黑女他参间下什么祸了?”同时,这别老汉道:没有什么稍,根铁得迟了”甲午老婆电不懂推做得迟7犯什公罪,只至者头看甲牛时子上那把铜锁。2021年崔九孩把票折好包未,就牵住铁绳向刘老汉道:“老邻长,你在吧!我把他带走了!”又把绳一拉向甲午道:“走吧!”说着就向门外走。月2日)甲午老婆和黑女都急了,“生”一声一齐哭出来。(3分)刘老汉总还算有点经验,便抢了几步到门外拦住道:“人我保住,要说到一点什么小意思啦,也不要紧,总要打发你喜喜欢欢地起身啦!”刘老汉又向九孩道:“老头,我保住他,你暂且把他放开吧,他是一手人,借个钱跑个路都得他亲自去。”九孩见这老汉还能说几句,要是叫他保住,他随便给弄个块儿八毛的,又把人弄个不见面,难道真能把他这保人带走?便道:“人是不能放呀!住一夜倒可以。”刘老汉道:“不放也不要紧。你也累了,到炕上顺便歇歌,咱们慢慢商量!”九孩便把甲午拴到桌腿上,躺到炕上休息。刘老汉见他躺下了便向他道:“你且躺一下,我给你看饭去!”刘老汉到了甲午家,天也黑了,庄上人也都回来了,都挤在甲午家里话弄这件事。刘老汉一进去,大家都围着他问情形。刘老汉说:“不怕!他不过想吃几个钱,祭送祭送就没事了。”甲午老婆问:“不知道得几个钱?”刘老汉道:“你们不要多到他跟前哭闹,只要三两个人来回跑跑路,里外商量商量,要叫他看见咱分人类不十分着急,才能省个钱。”大家又选了两个会说话的人跟刘老汉一同去,都向刘老汉说:“大伯的见识高,这会儿全凭你啦!”九孩吃过饭,刘老汉他们背地咬着甲午的耳朵给他出了些主意。又问了他一个数目,有个青年会能去借了一块现洋递给刘老汉。刘老汉拿着钱向九孩道:“本来想给老头多借几个盘费,不过甲午这手头实在不宽裕,送老头这一块茶钱吧!"”类小家人,那时候,一块钱可以买两斗米,数目也不算小,可是住衙门的这些人,到了山庄上,就看不起这个来了。崔九孩说:“小家人叫他省个钱吧!不用!我也不在乎这块儿八毛。带他到县里也没有格大要紧,不过多住几天.”亿度庄稼人最怕叫他在农忙时候误几天工,不说甲午,别人也替他着急了。那个青年又跟甲午咬着平朵说了一会儿话,又去倍了两块钱,九孩还不愿意。一直燕到丰夜多,钱已经借来五块了,九孩广西国品文化《桂柳金卷》·语文(二·第四页(共8页)
高二年级生物答案1~10 DABCC/BACDB11~20 DDDBC/ACDAD21~30 BBBBC/DBCCD31.每空1分,共9分(1)aa(2)b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3)bed渗透压酸碱度温度(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32.每空2分,共14分(1)8:14/9能(2)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3)地理隔离生殖隔离33.每空2分,共8分(1)7aabb1:5(2)①③34.除注明的外,每空1分,共9分(1)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于变异(2分)用0.1%秋水仙素滴罗汉果幼苗芽尖生长点(2分)(2)漂洗染色有丝分裂中期(3)让其与二倍体杂交,得到三倍体(无子罗汉果)(或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得到三倍体)(2分)
9《6分)①山村的一切给了“我”生命的滋养,使“我”和管经在这村庄生活过的人们之间有了打破时间限制的关联。②山村风物启发了“我”关于过去与现在、物与“我”、消逝与永恒的哲理思考。③在动荡黑暗的时代(1942年),山村风物引发“我”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共6分,每点2分)10,(3分)B《“提出异议”错误,“章以谢恩,姿以按动,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提出异议”的是“议”)I1.(3分)C(A项因为,连词/用,介词:B项向、对,介词/和,介词:C项的,助词:D项表承接,连词/表修饰,连词)12.(3分)D(乙文的“理”难以体现)13.(1)(4分)再说臣年轻时曾在伪朝做官,历任郎官的衙署,本来就希图官位显达,并不想顾惜名誉与节操。(“仕”“职”“宦达”“矜”各1分)(2)(4分)等到离并时,用手关上门,自宝自语地说:“我门家读书长久没有人考取功名了,这孩子取得成就是指日可待的呀!”〔“比”“图”“效”“成”各1分)】4,(3分)C(使者大兽,如恋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酸置酒贺武日:“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句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背所可,何以过子即!一一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译文:汉使者十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敦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驮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于是。李陵摆设酒筵祝贺苏武说:“如今你返回祖因,名传逾句奴,功劳显扬于汉朝、即使是史籍所记载、丹青所描画的人物,又怎能超过你1”15.(3分)A(并不是“山雨欲来”,而是“云收雨歇”)16.(6分)①诗人以“痴儿”的口吻叙写闲暇登上快阁欣赏美景,展现对官场的厌倦与解脱后的愉悦之情。②以“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写出诗人购醉其中的欣喜之情。③用“伯牙绝弦”“阮籍青白跟”的典故,表达世无知己,只能借酒道怀的感伤之情。④借用“归船”“白尊”表达了自己归隐江湖,不再留恋世俗的决绝之情。(每点2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高二期末测试语文参烤答案第2页(共4页)
③宗旨是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①主要业务是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①D.②③①24.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下列选项中,其中主要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的是RADE ORO234A.①B.②C.③D.④25.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出现了“疑古派”,他们对仅有文字记载的中国上古历史提出质疑,认为“东周以上无信史”。然而,随着出土文物的不断增加与研究的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学者对“疑古”之说提出挑战。如王国维利用甲骨文材料著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证明《史记·殷本纪》记载的确切。郭沫若则明确阐明了仰仗“锄头考古学”的力量,中国上古还需要大规模做地下发掘的主张。另外,随着一些被疑古派判为伪书的《尉缭子》《六韬》在西汉墓的出土,对疑古派无疑产生致命打击。这说明A.时间久远,文献语焉不详,“疑古派”认为“东周以上无信史”是完全正确的B.史料缺乏,史家各执一词,已经不可能弄清楚“东周以上有无信史”这一问题C.文献资料与实物史料结合的“双重证据法”所证明的历史,已推前到夏商之际D.中国上古时期的历史考辨,只有通过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才有效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20分,共50分)】26.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董仲舒认为,汉朝建立后“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主要原因是政治指导思想不统一,“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因而统一法度必先统一政治指导思想,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能使“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这一主张的具体含意是要求汉武帝用儒术,特别是“公羊”家所闸释的“《春秋》之义”去改造法律,将儒家衡量是非之尺度纳入汉朝律令之中,从而将承秦而来的汉朝法律改造成推行道德教化的工具。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材料二唐律继承了汉晋以礼入律的传统,《唐律疏义》明确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唐律的法律形式也已经相当完备,“凡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高三历史第5页(共8页)】
女真、辽和宋的官职依照新制统一换授,实行封国制度,规定百官的仪制与服色,史称“天眷新制”。据此可知,“天眷新制”()A.促使金朝步入文明时代B.利于少数民族封建化C.旨在消除贵族制度残余D.实现了金朝长治久安32.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其职权为“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据此可知,元朝()A中央集权体制有所创新B.中书省权力呈现强化趋势C.中央难以有效控制地方D.地方行政层级趋于简化第Ⅱ卷(共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司马迁《平准书》:“汉兴,…於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是时吴王濞既即章郡铜山铸钱,文帝又赐邓通以蜀严道铜山,得自铸。《汉书·食货志》言吴、邓钱布天下。此亦开兼并之端。贾山谏除铸钱令,谓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可长,盖为此发也。文帝之政,亦可谓敝矣。至景帝中六年(前144年),乃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行三铢钱。五年(前136年),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元狩五年(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币制乃稍定,而五铢遂为最得民信之钱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归纳西汉前期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的解决之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西汉前期的社会问题,并概括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意义。34.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部分统计柱状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先后共有状元89人先后共有状元10人201351020河南河北山西江苏渐江江西河南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江西图1图2第7页/共9页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0分)史书所载隋朝时期部分重要历史人分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带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重要历史人物推动了“回归”…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二材料一四年(584年)春正月甲子,日隋文帝杨坚庚戌,幸陇州。突厥可汗阿史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的…已,以上大将军贺萎子千为榆时吐谷浑宠凉州,诏谐为行材料二隋文帝时丞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摘编自班固等《白虎通·三纲六纪》…谐率兵出都州,趣青海,相元谐·谐大战,谐击走之汉末魏晋时期,经学之风的深刻影响对社会秩序和人伦纲常造成了极大破坏。摘编自韩东育《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察》高祖(隋文帝)从容曰:“保护隋文帝时大二州刺史。时突厥屡为边忠将军元胄材料三卫大将军,亲顾益密长江流域原本“刀耕水耨”的原始耕垦方式逐渐得到改变…越来越注重精耕细作。东晋政府鉴于江淮地介南北之间,适宜在水稻收割后安排种植三麦(早作物),于是下诏:“…投秋(整)在职数年,以母忧去职隋文帝时丞伐,以整为行军总管兼元帅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摘编自徐臣攀《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相杜整军总管镇襄阳材料四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耳不能传。一摘编自杨炫文《洛阳伽蓝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材料五汉代“中国人”观念的出现,标志魏晋南北朝到了隋唐,匈奴、鲜卑、羌、氐、羯者中原诸夏与进入中原的部分已浙浙与汉族交融,“中国人”这,夷、狄、蛮、戎诸人群融合成了一一民族共同体在这一时期有了很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大的丰富与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变态”的主要表现。(9分)改%上:.份分张动杨,改校更账搬栗,利店和人位钢利服不上:n承开发角品放六,不网员向行.六.元放交就年代(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变态”中所蕴含的“回归”的因素。S型错误(技能型错误你认为“回归”后的隋唐是香是秦汉的“复刻?并说明原因。(16分)涉及题序因养:3元内头玖流进乃锋,过药编环先-,SK错误类型m:n新融摊动角动林林是灶银,方北美红小房砍承上:4同年动放靴师九万环中物}片放就动。件泼·不是复动.原居:瓶最及B间特利.三杨租晶到战.12m4角私中同义棉
1、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调研试题(卷)B英语试卷试卷答案
高二英语下学期月考卷(三)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参考答案1-5 ABCBC6-10 ACABB11-15 CCAAC16-20 BCABA21-25 BCBAD26-30 BCBCB31-35 ADCBC
2、益卷 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课后综合作业(三)3道德与法治C(统编版)试题
一开母照行的名师声誉,也是她12年的艰辛与忍耐的见感动中国2020给张桂梅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少低强。你是崖畔的性函山…试卷类型:A6.2
3、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12月)地理试题
1、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12月)地理答案
1、陕西省2024届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解得r=2V3由gB(2
4、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12月)文科数学试题
1、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12月)文科数学答案
1、河南2024届高三年级8月入学联考(23-10C)文科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生物
5、陕西省2025届高二12月联考历史
1、2022-2023学年青海省高二7月联考(标识♥)英语考试试卷
【答案与解析】 本文通过研究主要介绍了跑步对身体的影响。 28.D根据第3段,尤其是末句可知,2014年的
1、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十二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答案)考试试卷
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试卷历史全解全析【命题双向细目表】题题预设难度能力层次号考点具体知识(试题切入点)型分值易中难AB1百家争鸣比较尸佼思想与商鞅思想3以《汉书》记载,内外朝考查汉武帝政策05输籍之法隋文
2)陈寅恪、范文澜对于宋代的看法存在着天渊之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材料三三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遮定。考之前代,北方态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共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在座下驾信而坚守之,不杂小人,不营小利,不责近效,不恤浮言,则天下之心底儿可得,而致治之功庶几可成也!一—许衡给元世祖的上疏《时务五事·立国规模》(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元朝统治者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立的制度。(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32(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许衡提出学习“汉法”的原因及其积极作用。(12分)冷北行省空北行北》图2元朝疆城图材料二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除由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外,元廷还采取了省官互迁和奉旨宣抚的方法。一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响: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儒学成为封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丁西汉思想的统一:助推了西汉盛世局面的延续。(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一“以股纣滥施酷刑为鉴
2、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通用技术试卷
B.Develop a kind of green meat. C.Promote plant-based burgers. D.Develop the poultry industry. 31.Wh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响: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儒学成为封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丁西汉思想的统一:助推了西汉盛世局面的延续。(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一“以股纣滥施酷刑为鉴
2、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通用技术试卷
B.Develop a kind of green meat. C.Promote plant-based burgers. D.Develop the poultry industry. 31.Wh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响: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儒学成为封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丁西汉思想的统一:助推了西汉盛世局面的延续。(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一“以股纣滥施酷刑为鉴
2、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通用技术试卷
B.Develop a kind of green meat. C.Promote plant-based burgers. D.Develop the poultry industry. 31.Wh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响: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儒学成为封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丁西汉思想的统一:助推了西汉盛世局面的延续。(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一“以股纣滥施酷刑为鉴
2、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通用技术试卷
B.Develop a kind of green meat. C.Promote plant-based burgers. D.Develop the poultry industry. 31.Wh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响: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儒学成为封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丁西汉思想的统一:助推了西汉盛世局面的延续。(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一“以股纣滥施酷刑为鉴
2、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通用技术试卷
B.Develop a kind of green meat. C.Promote plant-based burgers. D.Develop the poultry industry. 31.Wh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响: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儒学成为封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丁西汉思想的统一:助推了西汉盛世局面的延续。(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一“以股纣滥施酷刑为鉴
2、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通用技术试卷
B.Develop a kind of green meat. C.Promote plant-based burgers. D.Develop the poultry industry. 31.Wh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响: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儒学成为封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丁西汉思想的统一:助推了西汉盛世局面的延续。(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一“以股纣滥施酷刑为鉴
2、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通用技术试卷
B.Develop a kind of green meat. C.Promote plant-based burgers. D.Develop the poultry industry. 31.Wh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响: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儒学成为封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丁西汉思想的统一:助推了西汉盛世局面的延续。(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一“以股纣滥施酷刑为鉴
2、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通用技术试卷
B.Develop a kind of green meat. C.Promote plant-based burgers. D.Develop the poultry industry. 31.Wh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响: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儒学成为封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丁西汉思想的统一:助推了西汉盛世局面的延续。(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一“以股纣滥施酷刑为鉴
2、2022-202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通用技术试卷
B.Develop a kind of green meat. C.Promote plant-based burgers. D.Develop the poultry industry. 31.Wh
1、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24年1月)生物答案
1、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24年1月)地理答案
1、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地理答案
<2、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24年1月)地理试题
1、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24年1月)地理答案
1、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地理答案
<3、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24年1月)地理答案
1、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地理答案
1、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英语答案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三处需要断句的地方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的括号中。(3分))☑汉文帝惜A百金之费B辍露台C之役D集上书E囊P以为殿帷G所幸H夫人衣不曳地。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还并确的一项是(3分)A.仓庾指储粮的仓库,“庾”与《阿房宫赋》中“多于在庾之粟粒”的“庾”意思相同。8传祚,指帝位相传,其中“祚”与李密《陈情表》中“门衰祚薄”的“祚”意思不同。C.宽猛,文中指宽松或严格的政策,其中“宽”与成语“心宽体胖”的“宽”意思不同。D.昧旦与时辰“鸡鸣”表示的时间近似,指黎明时候,此处表示国君治国理政的勤勉。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压确的一项是(3分)A.遇到天灾时,汉文帝会发布一系列政令减轻百姓负担:他在位二十多年间,没有增加宫室园林、服饰车驾等用度,连为自己营建陵墓都只准使用瓦器。ò)B.汉以前的朝代大多在百年以上,而其后的一些朝代仅能维持几十年时间,是因为这些王朝创业的君主没有广施恩德,也没有留下让后人追思的恩德。C,汉景帝认为织锦刺绣会损害女工,于是下令解散了负责制作华丽服饰的官府作坊,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景帝始终保持节俭,才使得民心没有动摇。D.《陈时政疏》认为,当今圣上虽然了解百姓的辛劳艰苦,也亲见了前代的成败,但从京城到益州各处还是出现了不节俭的现象,长此以往,江山基业堪忧。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2)故传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14.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向使高祖之后即有武帝,天下必不能全”的原因有哪些?(3分)第9页共12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17.各种语言和文字,不仅是人类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16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进行项目化学习,下面是三个小组分别聚焦各自的学习主题编制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学习成果板面,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材料一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是全部主题一【阅读典籍·弘扬传统文化】文化和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1)一组同学阅读古代典籍后,制作了下面的读书卡。请按照要求完成空白处内容的填写。(4分)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北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作品一:《管子·牧民》作品二:《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作者:「春秋]管仲作者:[宋]辛弃疾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摘编自《汉字发展史纲要》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1)根据材料一,简述“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的具体表现及产生的共同影之。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响(3分)核心思想:体裁:对后世王朝治国的影响:写作背景:主题二【解读家书·感悟责任担当】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2)阅读下面历史人物家书,从中感受到他们共同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战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林觉民1911年4月24日写下《与妻书》…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语“被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3分)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梁启超1919年12月2日致儿子梁思顺书得十月二十一日禀,甚喜,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材料三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1952年明确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打破语言、文字上的隔阔,搬掉放在我们发展中苏友谊大道上的一座大山。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更加直接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主题三【模拟会议·提升国际视野】验,可以使我们祖国更加速向社会主义前进。”(3)三组同学准备模拟国际会议。请你在下面的两个发言主题中分别任选一个关键词,写1978年底,《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出它与发言主题的关系。(4分)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984年,散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发言主题:(3)根据材料三,现代中国两个阶段的“外语热”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4分)发言主题: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2016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关键词:抗美援朝J乙CHN桥关键词:亚太结合组织联合国会徽中日建交尼克松访华C20国际经济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联合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合作论坛。===文科综合试卷(二)第5页(共16页)文科综合试卷(二)第6页(共16页)
X☑02座中考导航总复习·模拟·冲刺卷(五)二轮模拟·历史(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及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墨子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韩非则要求“以法治国”。这反映出当时A.人民渴望民主与法治B社会局势动荡不安C.百家争鸣寻求治国之道D.传统文化不断发展2.闽南语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因此闽南话又称河洛话。今天的闽南话还保留着大量隋唐以前中原古汉语的面目,堪称古汉语的“活化石”。这可用来研究A.秦始皇统一文字B.丝绸之路的开通C.两晋时人口南迁D.海外贸易的发展3.宋代的宗室、外戚、宦官等非理性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抑制,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宋代B.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AA.文官政治的发达C.科举制开始推行D.对宦官管理非常严格4.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国掠夺大量茶、丝等农产品,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与商品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这表明鸦片战争A.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破坏B.推动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C.加速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D.开启了中国寻求出路的探索历程5.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可见促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的因素是A.最早接触西方文明B.工业化基础雄厚D.清政府统治薄弱6.1915一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一1922C.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A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D.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历史中考导航总复习·模拟·冲刺卷(五)第1页,共4页
新华通说社出铜15,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概地说:“变花之,已经吹遍这今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船必须承女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维时把它考虑进去”,这段话反映了(又)A,加速了多极世界形成B,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C.具有浓厚的民族思细DX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16。二战结束后,传统的帝国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丝结,领土争端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是国家间对抗的主要缘起。20世纪60年代,伴随韭洲独立运动的开展,冷俄下两天阵营的对立、核武器出现并由多国掌握,避免子代界大战爆发,世界局势似乎存在可控、发展趋于合理。这说明(A.国际间力量博弈推动现代国际关系变化B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削弱C.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有了改变×义国联无法制止侵略战争的发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7、18题18分,19题16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耳受人的家乡在欧洲北部,他们不断向西迁徙,公元2世纪开始居住在罗马帝国的东部和北部边境。376年,日耳曼人当中的东哥特人在匈奴人西进的压力下,向东罗马帝国皇帝请求许可他们成为帝国的臣民,并许诺提供赋税和军队。戏剧性的是,他们在两年后打败了不可战胜的罗马军团。几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开始了大迁徙。6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国日渐兴盛。东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国则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个行省和意大利。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589年西哥特国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摘编自【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上卷)等材料二: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陆续向内地迁徙)内迁的少数民族很多,迁徙持续不断,此起彼伏。北方汉族人口向江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大规模流亡迁徙。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并补充内地居民的不足,经常招引或强制他们入居内地与汉人杂居的少数民族与汉人一样要纳租调、服劳役即“服事供职,同于编户”。十六国时期,北方政权多为少数民族所建立,兴亡不定,冲突激烈,他们大多推行汉族传统政治制度。摘编自王子今、方光华《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材料三: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播西方文明而来,传中国文化而去,从而把中西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新阶段。任何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总是双向与相互的,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既有“拿来”“西学东渐”,也有历史试卷第4页(共6页)
1、国考1号4·10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文数答案
1、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武汉四调)试题(语文)
1、[武汉二调]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1、
2、国考1号4·10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文数答案
1、2024届智慧上进 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四)4化学·ⅠⅠ卷答案
1、智慧上进·2024届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 化学(II卷)(一)1答案
<3、国考1号4·10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文数答案
1、邕衡金卷·名校联盟 柳州高中、南宁三中2024届一轮复习诊断性联考地理答案
1、[名校大联考]2024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五)历史试题
<
4、[泉州三检]泉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三)政治答案
1、[泉州三检]泉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三)地理试题
1、[泉州二检]泉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2数学试题
5、天一大联考 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八)8历史(老教材版)试题
1、天一大联考 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5地理(老教材版)试题
1、天一大联考 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4政治(老教材版
1、河北2024年石家庄市初中毕业水平质量检测(二)2试题(地理)
1、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答案
1、牡丹江二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学年期末考试(9125B)生物答案
2、国考1号4·10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文数答案
1、国考1号4·10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文数答案
1、天一大联考 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5政治(老教材版)试题
3、国考1号4·10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文数答案
1、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武汉四调)试题(语文)
1、[武汉二调]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1、
4、河北省2025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I)地理试题
1、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Ⅴ)数学答案
1、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Ⅳ)数学答案
1、河北省
5、贵州省2025届高三金太阳8月联考(25-15C)生物试题
1、河北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七月份考试(25-03B)政治答案
1、吉林省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四校期初联考物理答案
1、国考1号4·10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文数答案
1、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武汉四调)试题(语文)
1、[武汉二调]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1、
2、四川省绵阳市2023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答案
1、四川省绵阳市2023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地理答案
1、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f地理试卷答案答案
端
3、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度高二金太阳第一学期期末检测(24-314B)数学试题
1、金太阳南阳地区2024年春季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24-594A)政治试题
1、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金太阳期末测试(24-223B)政治答案
4、国考1号4·10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文数答案
1、[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八)8试卷及答案试题(数学)
1、天一大联考 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6文科数学(
5、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答案
1、4河北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学情质量检测化学试卷答案
(1)比较反应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反应反应i(填“>”或“<):(2)①在该温度下,Kp2远大于
当,免”之特叔,称之为“八议”“官当”历代法典基本上就是刑法典,其内容均能不可能充分发挥,而法的保护职能如刑法、行政法却此较完备。摘编自李光宇《中西方法律文化特征之比较》材料二20——摘编自王巧玲《<拿破仑法典》的世界影响》材料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也开启了新征程。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展望未来,我们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摘编自吴又存《70年法治建设:探索、成就与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广泛流传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3中国古代移民范围时间诸夏向西推进到陇东地区,向北到达河套、阴山南路,向东抵达海滨,向南进入四川盆秦朝地、长江中下游。汉族移民数十万人迁到河西走廊定居,另有数十万人充实河套和阴山以南地区。西汉东汉末年至长江下游的汉人全面控制了山区的山越人聚居区。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族迁入黄流域。魏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