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英语

全国名校2024届高三月考滚动卷(一)1历史X试题

英语 33

全国名校2024届高三月考滚动卷(一)1历史X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22届高三月考卷历史试卷第1联
    2、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名校联考卷历史
    3、2023-2024sa高三单元滚动测试卷历史
    4、2024高考滚动提升卷历史
    5、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试卷历史
    6、2023-2024高三单元滚动检测卷历史答案
    7、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名校联考卷历史
6,汉文帝时期,承认私人铸币的合法性,但对四铢钱的重量和形制进行统一规定。同时,设立了四铢的“称钱衡”,用以稽核市面上流通的四铢钱重量,并有“敢择轻重,衡及弗用,劾论罚,徭里家十日”的处罚。汉文帝的金融举措A.弱化了商人社会地位B避免了市场物价的波动C.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原则【答案】C【解析】题干所示为汉朝币制改革的相关举措。汉文帝时期,允许私人铸币,但是对铸币的重量等有严格规定,这些举措加强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故C项正确。朝廷的做法有利于规范金融市场,而“弱化了商人社会地位”和题干主旨无关,排除A项;B项中“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7据记载,西汉建元时,丰镐之间的农田“贾亩一金”;到东汉建武年间,关中“厥土之膏,亩价一金”;东汉末,山东堂邑“祖业良田,亩值一金”。汉朝“膏腴沃士”价格皆在万钱以上。这可以用来说明汉朝A.小农经济发展停滞B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C,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官府统治危机的加剧【答案】B【解析】材料叙述了汉朝土地价格居高不下,说明当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高度集中,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故选B项。土地高度集中制约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使其停滞,排除A项;人地矛盾是否突出是通过人均土地占有率体现的,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述为民间土地价格的变化,官府统治危机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8.东晋南朝时期,豪强大族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封建庄园。庄园劳动力主要包括佃客、奴婢、私役化的“吏”、部曲(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等。庄园处于国家的政治经济边缘,其对国家领域内人口和土地的分割,造成了国家“编户虚耗”与“国弊家丰”的局面。由此可见,庄园经济A造成人地之间的矛盾尖锐B提高了对土地的利用效率提海制含你C.促进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D.妨碍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出时【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为东晋豪强大族建立规模庞大的封建庄园,庄园广占豪田,拥有众多的人口,这些都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人地矛盾尖锐和土地利用率提高的信息,排除A、B两项;封建庄园经济并非区域经济,C项说法错误。9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信徒“兴建福业,造立图寺”,以至出现“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那县,不可胜言”(《南史·郭祖深传》)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魏晋时期A.佛教回馈社会的善举B佛教通过寺院控制基层社会C.特殊的寺院经济兴起D.佛教适应社会的根源性质变【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国特殊的封建社会专制环境下,结合自身教义义理,逐渐形成宗俗结合的寺院经济。这是一种淡化了宗教性的过于世俗和过于膨胀的佛教经济,C项正确。佛寺兴业,并不是回馈社会的举动,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扩张行为,排除A项;佛寺兴建并控制一定人口和土地,但不等于能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排除B项:佛教传入中国,在融入中国社会的过程中,寻求自身发展,但佛教基本教义并没有根本性改变,排除D项。10.唐朝时期,江东犁、铁搭、龙骨水车等生产工具的创造和使用,有力地推进了“与水争田”。在丹阳(今江苏镇江境内)的练湖里有横截十四里的长堤,泄去湖水,“取湖下地作田”。杭州的钱塘湖里也有千亩以上的漏税田亩。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朝A.国家赋税制度还有待完善B围湖造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案答C,治湖营田在江南卓有成效D,技术改进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据材料“杭州的钱塘湖里也有千亩以上的漏税田亩”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江南地区更多湖水地被辟为耕地,故选C项。唐朝时期赋税制度从租庸调转向两税法,而材料旨在强调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耕地·67·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