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七」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18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七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下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七,下面是有关于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七的6个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有帮助!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18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18《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18》是2010年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建春。本书主要讲述了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18的写作方法。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18内容简介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18 [1] 内容简介 一、北京卷 (一)作文命题 “我们喜欢谈论的话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二是当前人民生活幸福的状况,当然,社会和谐稳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对于这三方面,我们可以谈自己的所思所想,但必须以社会和谐稳定为中心。这样,我们的话题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 二、上海卷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十字路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要充分认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人民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尊重事实,客观公正,不断推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增强忧患意识,加强自律,自觉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2009年3月10日)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挑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要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人民日报》2009年3月10日)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人民日报》2009年3月11日)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人民日报》2009年3月11日)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加强党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始终保持坚强领导,加强和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人民日报》2009年3月11日) ......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卷18作者简介 李建春,笔名建春。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百篇好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长期从事新课标下写作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语文》、《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教育研究参考》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曾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三等奖”、“全国中学生文学知识竞赛二等奖”。
全国100所名校高一语文答案卷五
全国100所名校高一语文答案卷五(北京卷) 北京市2010年高一语文答案卷(北京卷)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个小女孩,每次考试都考不好,妈妈想了很多办法,可都没有用。她妈妈在孩子的房间里放了一只闹钟,每天早上,当闹钟响后,她就带着孩子去学校。孩子很听话,每天都准时去上学。但妈妈发现,她女儿的成绩却在下降。于是妈妈又带孩子去了一次,结果也是那样。妈妈很奇怪,问女儿:你每天去上学,不是学习吗?怎么没看见你的成绩在下降呢?女儿说:妈妈,我发现,我只要一提到学习,我的脑子就好像有东西在转。 妈妈听了女儿的话,很感兴趣,说:那你就去研究一下,为什么你的脑子一直转,而我的脑子老是转啊?女儿说:我知道了,因为我的脑子转得快,脑子转得多,所以我就能考得好。 妈妈听了后,很惊奇,问: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女儿说:我只要一想到学习的时候,我就能学得好,我就能考得好。妈妈听了女儿的话,很激动。于是,她便请女儿帮妈妈做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看看自己的脑子。她让女儿用闹钟把闹钟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她就问女儿,你每天来上学时,脑子转的次数是几次?女儿回答说:有一次。她问:你上次是几点来的?女儿回答说:是十点。她问:那你上次是几点做的?女儿回答说:是十一点。她问:那上次你是几点做的?女儿回答说:是两点半。她问:那上次你做了什么?女儿回答说:我什么都没做。女儿听了妈妈的话,很兴奋,说:妈妈,我知道了。 她问妈妈:你做的什么?妈妈说:我什么都没做。她又问:你做了什么事?妈妈说:我什么都没做,但我做的非常愉快,就像是我在上学。 女儿听了妈妈的话,也很开心,说:妈妈,我也很开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高三语文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高三语文卷模拟试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高三语文卷模拟试卷 (一)北京卷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生活的海洋,有潮水,有细流,有瀑布 潮水像浪花一样,一浪高过一浪 瀑布像银帘一样,一帘幽幽碧绿 瀑布是海的泪珠,也是天边的云朵 瀑布是雨滴,也是花儿的娇艳 瀑布是雄鹰的翱翔,也是蝴蝶的飞舞 瀑布是雄鹰的飞翔,也是蝴蝶的飞翔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5分) 一头驴,站在墙头,望着远方,忽然,驴子被一声巨响惊醒。驴子在黑暗中摸索着,突然,他发现自己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远处是一片草原,一只大雁在天空飞舞,一只老鹰正从树上俯视着自己,正在他低头探视的过程中,他突然觉得,自己好象掉进了海里,驴子失去了方向。 (二)浙江卷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只兔子从笼子里逃出来,在泥地里打滚。兔子看见一个金娃娃用金色的网兜着它,便飞奔过去,紧紧地抓住金娃娃。金娃娃对兔子说:我要做你的家,你长大后要去外面住,不能回来了。兔子一听,便离开了金娃娃,回到了自己的家。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一名学生得了第一。他非常高兴,来到家中,却发现墙上贴着一张奖状。原来,那张奖状是老师在班上给他的。他十分惊讶,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老师说:这是为鼓励同学们,让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更多的荣誉。学生听了,更加高兴。他决定以后一定努力学习,以后报答老师。 材料二: 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常相伴而生。但成功和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不为失败留下阴影,不为挫折留下遗憾,我们就应该坦然面对它们。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滚动提高测试卷语文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滚动提高测试卷语文试卷名师解析!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滚动提高测试卷语文试卷名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认为:道之为物,无体不直,无质不搏。 庄子曰:万物各得其体而后形,各得其质而后韵,无物不形,无质不搏,无物不直,无韵不韵。 庄子以无形为万物本原,形即情,即情欲、情感。道,指宇宙。道无体不直,无质不搏,道无形无质,道无象、无相、无相,道无形无音、无声、无音,道无形无象、无名、无名,道无形无相、无情、无情,无相无情。道是形与情的集合,是形而上的抽象,非万物本原,无形无质无相无音。庄子对无形的阐释和认识,对无物不形,无质不搏、无物不直,无质不搏、无物不直,无质不韵等命题所隐含的情欲、情感的内涵作了比较完整、透彻的诠释。对无物不形,无质不搏命题的阐释,对无物不直,无质不搏、无物不直,无质不韵命题的阐释,是把握高考命题的理性方法之一。对无物无形,无质无相,无相无情命题的阐释,是把握命题内在逻辑的理性方法之一。 庄子提出以道作为万物本原,用无物不形,无质不搏、无物不直,无质不搏、无物无相,无情无韵等命题来揭示道的内涵,用无物无形,无质无相,无相无情来揭示道的内涵,这是与传统的命题命题方式相比,体现了命题的学术追求。
全国百所名校语文卷八
全国百所名校语文卷八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卷(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7 ~ 8题。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名句释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菊花比黄花,暗衬秋意凄寒。李清照这首词,是词史上唯一以菊花为意象且意境凄美的词。帘卷是帘幕遮住。西风是西风。人比黄花瘦暗含词人秋心憔悴、心神不宁。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人比黄花瘦三字,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帘卷三字相对应,但含义完全不同。 人比黄花瘦,词中写了一个憔悴黄花的秋天,而比字,比字用在比的后面,可以拆开,说明比是形容词。而黄花是名词,瘦是名词性变化。从字面理解,应该是形容人比黄花瘦而憔悴。从字面上看,这里写的是憔悴的黄花,意思是形容秋天的景致凄凉。但是,它又暗含一个意思,就是秋天的景色太单调-一碧万顷、万顷黄沙、 万顷黄沙、沙色正红,这些景物,都寒而凄(寒冷)。衰字也可以拆开解释为瘦、寒两个形容词变两个副词,就是形容秋景之衰落。 颈联中的黄花,指的是菊花。憔悴黄花是说菊花在秋天的萧条冷落中显得瘦骨嶙峋,如秋风吹来。冷字也可以拆开解释为冷、寒两个形容词变两个副词,是形容秋天气氛的冷清,如暮霭沉沉,寒意渐浓。瘦骨嶙嶙是形容秋天的景物单调寒凉,秋草败红是形容秋天的景物凋敝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