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月联考
化学
9月联考
英语
金太阳答案
首页
10月联考
鼎成原创模考·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方向预判卷(二)地理试题
10月联考
2025-05-21 13:56:09
2
鼎成原创模考·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方向预判卷(二)地理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1.【参考答案】A【解析】砂岩形成于三叠纪,属于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故选A。12.【参考答案】A【解析】烧芭主要区域位于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南部,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处于烧芭区域的西北侧,受偏南风影响,易形成雾霾,故选A。13.【参考答案】B【解析】地带性土壤是指主要受气候和生物等地带性因素控制形成的土壤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或经度地带性规律,与当地自然带(如气候带、植被带)高度匹配。图中烧芭区属于热带雨林带,其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其特点是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分解快,土壤贫瘠,酸性强。所以B选项正确。14.【参考容案】D【解析】材料中提到该矿床的成盐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水,直接指向海相蒸发沉积作用,D正确。火山喷发通常形成硫化物或硅酸盐矿物,与海水蒸发无关。地壳抬升可能导致卤水渗出(如盐湖),但无法解释古海洋来源和长期沉积过程。冰川作用以物理搬运碎屑为主,无法形成化学沉积的钾盐矿床。15.【参考答案】B【解析】断层和裂隙系统是地壳中重要的流体通道,能够为含矿热液或地下卤水提供运移路径。在钾盐矿床形成过程中,海水蒸发浓缩后的盐类物质通过断层裂隙迁移至适宜位置沉淀富集,故选B。断层通常增加渗透性,而非阻断。风化作用影响矿床出露,但与“发育”(成矿过程)无直接关联。选项D诱发地震破坏矿床,这虽然是断层的可能后果,但题目强调断层对矿床发育的关键作用,而地震破坏属于负面影响,与矿床的形成和富集无关。16.【参考答案】(20分)(1)(6分)下降(2分)原因:云杉属于针叶树,气候变暖导致当地夏季高温干早加剧,土壤水分减少,蒸腾需求增加,云杉生长环境恶化。(或写:白杨和桦树属于落叶乔木,其耐旱性强且生长速度快,更适应变暖后的干旱条件,竞争力增强)(逻辑合理,阐述完整即可给4分)其他原因:气候变暖加剧野火频率和强度,火灾后白杨和桦树因快速定殖能力优先占据火烧迹地,挤压云杉生存空间。(若学生写到这点,也可酌情给分)(2)(8分)气候持续变暖将导致当地落叶乔木比例增加。(2分)落叶乔木秋冬落叶后,地表被浅色落叶覆盖或裸露,反射率提高,(2分)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近地面大气通过地面辐射获得的热量减少(2分):落叶乔木比例增加后导致森林林冠层密度降低,地表长波辐射散失加剧,夜间降温更显著。(2分)(3)(6分)气温上升导致海冰面积减少、结冰期推迟,(1分)海岸较长时间缺少海冰的覆盖保护,(1分)受海浪的侵蚀加剧(1分):气候变暖使永久性冻土融化,(1分)原本被冰胶结的沉积物失去支撑力,土壤结构崩解变得松散,(1分)易被海浪和雨水侵蚀掉(1分)。17.【参考答案】(18分)(1)(6分)①人口流动:乡镇居民就近就业,减少农村人口外流,促进城乡人口双向互动:(2分)②资本技术流动:工业园吸引城市资本和技术下乡(如肉制品品牌产业化),同时乡村为园区提供劳动力资源:(2分)③空间重构:通过“园区-乡镇"通勤模式,形成城乡功能互补的网络化空间结构。(2分)注:“园区-乡镇"通勤模式本质上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空间载体。通过人口通勤、产业协作和设施共享,工业园成为城乡资源交换的“枢纽”,既避免城市过度扩张,又防止乡村空心化。(2)(8分)工业园知名农副食品加工业就业岗位多:乡镇临近工业园:周边多快速路等交通便利,通勤时间短:乡镇生活成本低,生活方便:园区内住宿条件有限,有一定环境污染。(任答4点,每点2分)(3)(4分)①建设城乡快速交通网:缩短园区与乡镇通勤时间,促进人口和资源高效流动:②开发“荷塘+"特色产业链:如莲藕加工、生态研学旅游,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工业园税收反哺湿地保护,实现产业与生态协同治理:④推广数字农业技术: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荷塘产品(如莲藕、莲子),拓宽城乡市场联动。(任答2条,每条措施1分,地理意义1分)
本文标签: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