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六模参考答案序号12345678910111213.(10分)(1)西城都护府:亚历山大东征(2分)(2)原因:①各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①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上,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中原地区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①生产生活、社会习俗上,各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阔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2分)方式:①和亲;①设置机构;①战争;①册封;会盟等(2分)(3)说明: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中国台湾);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等地方机构,由中央机构宣政院直接统辖,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城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的管辖。(2分)作用: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分)14.(11分)(1)主要变化: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1分)共同特点:生产资料集中,使用展佣劳动,产品面向市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分)(2)事件及影响: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光荣革命(成廉和玛丽加冕),其影响是标志英国资产阶级苹命结束,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2分)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签署《独立宣言》,其影响是空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获,其彩响是标志着法国大苹命的开始。观点一:有;讲究斗争策略;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顺应时代潮流;立足本国国情等。观点二:没有;图A事件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产物;图B事件没有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有局限性;图C事件使社会发展不平等加剧,政局动荡不安。(观点及理由各1分)(3)原因:实质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1分)认识:①欧美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①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苹具有不彻底性,很多只是满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①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民主不具有广泛性;①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引发对外侵略和殖民扩张,给其他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2分)15(15分)(1)特点:① 以自救为目的; ① 涉及多个领域; ① 持续时间长; ① 兼具经济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双重性。(任答2点即可)原因: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 分)(2)趋势:1902—1927 年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或在1912—1921年发展迅速,但之后发展速度又有所下降。(1分)原因: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鼓励发展实业;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役略;①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