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月联考

国考1号1(第1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一)1语文答案

10月联考 10

国考1号1(第1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一)1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5语文答案解析
    2、国考一号2024语文答案
    3、国考1号语文2024答案
    4、2024年国考1号5语文答案
2024年8月广东八校高三联合检测·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题号126710111215答案凸ABBEFDDB1.B(B项,根据原文“如今人们比祖先少了一些沉闷乏味,反而更加害怕无聊”可知,现代人的生活并不比古代人的生活沉闷乏味,现代人“更加害怕无聊”则是人们为了避免无聊而不断地寻找各种刺激的后遗症。)2.A(A项,“调低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值,使之能与现实环境保持一致”实际上是一种消极躺平的态度,而文章并不主张躺平,而是主张积极追求人生的幸福。)3C(C项,“文章只有一处运用对比论证法来说理”错误,文章还将“孩子们”的欢愉与“成人”的进行对比。)4.①以偏概全。伟人的生活也有某些重要时刻,并非“总是平淡无聊”。②强加因果。适当的无聊可以保护时间与精力,无法推出“依靠无聊才获得成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①洞察本质:透过人们无聊的表现,洞察其本质是机能没有“全力以赴”或对现实处境不满(或“对孩子在乡村美景中无比快乐这一现象进行深思,揭示自然生活能带来真正欢愉的深刻道理”)。②敢于质疑:对人们凭追求刺激来逃避无聊的行为进行质疑,认为这样做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无聊(或“对家长们给予孩子太多五光十色的东西的做法进行质疑,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③辩证分析:指出无聊可能导致人们迷失自我,而一定量的无聊又可以保护人们的时间与精力(或“指出机器时代虽然使人们追求各种刺激变得更加容易,但也使人们变得更加害怕无聊”)。(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6.B(B项,“典雅华丽”错误,本文语言清新自然。)7.C(C项,“存在瑕疵”错误,作者是借“久而不闻其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出下文,不能咬文嚼字而说其“存在瑕疵”。)8.①给人本能,却不让人长久地享受。②给人苦受,却能让人在苦中体味独特的美。③平衡美与丑、成与败,使其都不会永远存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使文章语言更加轻松幽默,说理更有趣味。②体现了作者恬淡自然、洒脱乐观的性格。③劝诫人们保持平常心,看淡人生起伏成败。(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10.BEF(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原文“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一“死”一“生”,结构对称,后面分别停顿;“视死如归”是固定成语,后面需断开。11.D(D项,“都表示反问语气”错误,《归去来兮辞》“奚惆怅而独悲”中的“奚”是为什么的意思,表疑问语气,不表反问语气。B项,《陈情表》“夙遭闵凶”中的“闵”为忧虑之意,此处作为名词,指可忧虑之事,“闵凶”指忧患凶丧的事。C项,《种树郭橐驼传》“根拳而土易”中的“易”是替换的意思。)12.D(D项,欧阳修是反对唐太宗沽名钓誉式的施恩,并不是反对给囚犯施恩,也没有说对囚犯施刑法才能大治。)13.(1)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诣”“后”“嘉”各1分,句意1分)(2)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国家,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情理来博取名誉。(“本”“逆”“干”各1分,句意1分)14.①人情角度:用君子都特别难以做到的事情来期待小人中最严重的囚犯来做到,不合人情。②恩德成效的角度:唐太宗施恩六年的效果都没有一天施恩的效果好,有矛盾;指出唐太宗所谓恩德效果不过是上下利用揣摩心理的假恩德和假信义,本质是沽名钓誉。③法律建设角度:不能够作为常规的通行法律传承和运用,否则会使罪犯产生侥幸心理,对法律建设没有积极意义。(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唐太宗凭借英勇神武平定天下,但他天性仁爱宽容。刚即皇帝位时,有人劝他用严厉的刑法整肃天下,魏征认为不可以,趁机向太宗上奏王道应以仁爱恩德为根本,太宗欣然采纳了他的谏言,于是用宽和仁厚来治理天下,但在刑法方面格外慎重。贞观四年,天下被判处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太宗亲自讯察囚犯,同情犯了死罪的囚犯三百九十人,放他们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来接受刑罚;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然而太宗曾经对群臣说:“我听古语说:‘一年中两次赦免犯人,好人不再发表意见。’我拥有天下之后不曾多次赦免罪犯,是不想诱导人们对犯法免罪心存侥幸啊。”自从房玄龄等人修订律、令、格、式后,整个太宗年间,一直沿用没有什么变更修改。【高三联合检测·语文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纵千文化-5002C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