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新高考单科综合卷 XGK(一)1生物试题

7

高三2024新高考单科综合卷 XGK(一)1生物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新高考生物
    2、新高考2024生物试卷
    3、2024年高考单科综合题型卷全国卷生物
    4、2023-202421年新高考生物
    5、2023-2024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生物一
    6、2024新高考考试说明全解生物
    7、2023-2024生物新高考真题
    8、2023-2024生物新高考卷子
    9、2023-2024新高考生物真题试卷
    10、2024高考试卷生物新高考
6、解析:选D神经元中蛋白质的合成受细胞核DNA和线粒体DNA的控制,所以神经元的细胞核DNA可以指导轴突中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轴突延伸数米,有利于神经元长距离传导信号,B正确;树突在逐渐延伸的过程中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运动,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树突向外延伸是该神经元的一部分,并不是产生了新的细胞,且神经元细胞高度分化,不会再进行细胞分裂,D错误。7、解析:选B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错误;高温会导致酶活性降低,甚至丧失,因此热射病患者因体温过高,酶活性降低或丧失导致细胞代谢紊乱,酶促反应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导致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B正确;~2体温变化(体温升高)是由于机体不能正常散热导致的,C错误;2~3过程中(产热小于散热,体温下降)人体皮肤血管舒张从而使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D错误。8、答案D解析利用叶片释放的环烯醚萜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9、解析:选C。题图中过程①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不减半,其过程类似有丝分裂,A正确;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子代植株中,子代植株染色体组成不加倍,可能发生了雄配子细胞核的退化消失,B正确;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数目,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水稻中的4个基因导致基因数目减少,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题图中亲代染色体组成和子代植株染色体组成比较可知,无融合生殖获得的克隆种子可稳定保持亲代的杂种优势,D正确。10、解析:选C根据基因突变的特点可知,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A正确:同一个基因可突变出不同等位基因,即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该病受基因缺陷程度影响严重,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也是不相同的,说明其可以引起不同临床表现,B正确;hhh综合征说明了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人体性状的,基因还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人体性状,C错误;不同个体的SLC25A15基因发生了相同的突变,其症状可能有轻有重或先发后发,这与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因素有关,D正确。11、解析:选D。根据题意“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丈夫不含乙病致病基因)生了一个只患甲病的女儿和一个只患乙病的儿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甲病和乙病分别由等位基因AVa、Bb控制,则妻子和丈夫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则此对夫妇所生的第三个孩子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aaXbY)的概率为(1/4)×(1/4=1/16,A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由于人群男性中乙病发病率为9,若调查人群女性中乙病发病率,则调查结果最可能小于q,B错误。只考虑乙病,若此家庭女儿(1/2XBXb、1/2XBXB)与表型正常男子XBY)婚配,则婚后生育患乙病孩子XbY)的概率为(1/2)×(1/4)=1/8,C错误。若人群男性中甲病(aa)发病率为p2,则a基因的频率=p,A基因的频率=1一p,人群中:AA=(1一p)2,Aa=2×p×(1一p)=2p(1一p),则表型正常女子(AA、Aa)为Aa的概率为Aa/(AA+Aa)=2p(1-p)/[(1-p)2+2p(1-p)]=2p/(1+p),又因此家庭的儿子只患乙病,故该儿子的基因型为1/3AA、2/3Aa:此家庭儿子若与表型正常女子婚配,则婚后生育患甲病孩子(aa)的概率=2p/(1+p)×(2/3)×(1/4)=p/(3+3p),D正确。12、答案B解析由于边缘区的群落结构一般较内部更复杂,并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因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