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高2023~2024学年度2024届高三(下)入学考试(2月)语文试题

17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2023~2024学年度2024届高三(下)入学考试(2月)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材料二:秦孝公说:“继承君位不应忘记国家,这是国君当遵守的原则:推行法令务必要显示出国君的明智,这是臣下应有的本分。现在我想通过变法来治理国家,改变礼制来教化百姓,但是又怕天下人非议我。”公孙鞅说:“我听说,‘行动犹豫不决,则不会有成就:做事不果断,则不会有功绩。’君王您应该赶快下定变法的决心,不必顾虑天下人的非议。况且超出常人行为的人,本来就会被世俗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人,必定会受到他人的诽谤。法令,是用来爱民的;礼制,是用来便于做事的。所以圣人只要可以达到强国的目的,不必仿效旧法;只要是可以使百姓有利的,不必沿用旧礼制。古时候,历代的政教各不相同,有什么古法可效?帝王也不是重复治术的,有什么旧礼可以遵循呢?伏羲、神农实行教化,而不用刑罚:黄帝、尧、舜虽然用刑罚但是不过分;到了周文王、周武王,他们则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礼制。礼制和法令都是按照时代的要求来制定的,制度和命令都必须合时宜,各种兵甲器械的制造都是为了方便使用。因此我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要去效法古代。商汤、周武王不去效法古代,他们治理的国家照样兴盛:般纣、夏桀没有改变旧的礼制,但是照样灭亡。既然这样,那么违反古制的人未必要受到指责,而死守旧礼、因循守旧的也未必值得称赞。大王,您不必再犹豫了!”秦孝公听完说:“好!我听说住在偏僻的地方的人往往会少见多怪,学识浅薄的人则常常喜欢诡辩。愚笨的人所耻笑的,恰恰是智者所悲哀的:狂妄的人所高兴的,往往是贤能的人所忧伤的。现在,即便是人们以世俗的想法来非议我,我也不再犹豫了!”于是便发出了开垦荒地的命令。15.A(3分)【解析】A项“却散不尽愁”错误,从上片的意境和下片词人“歌妙曲”的行为来看词人明显在自然山水和酒之中消散了闲愁。16.(6分)①以我观景,上片前两句词人观眼前之景,希望在澄澈清明的秋景中酌酒以散闲愁。②沉浸景中,上片后五句词人在寥阔高远的景色中逐渐放下愁情,把酒尽欢不再叹淹留。③景中忘愁,下片词人在无边的烟云变幻中顿悟,看淡功名利禄,忘却愁情,盼望早日归隐。④景我合一,下片结尾两句词人以想象他日归隐后泛舟垂钓的闲淡之景收束全词,人景交融。【解析】本题立足词作特点,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词意,是否掌握以意逆志的读诗方法:破除常规设问套路,从本词中词人与景物之间和谐互动的关系入手,要求学生在细读诗歌后感受词人和景物之间关系的变化,并进行逐层梳理。【词意】秋天的天空清澈明亮,风吹走了暮色的云彩。倒满一杯鹅黄色的新酒,细细品味,散去语文答案解析·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 学年度高三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