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大联考 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联考(月考)试卷语文XGK答案

8

全国名校大联考 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联考(月考)试卷语文XGK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2、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六次联考语文
    3、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
    4、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
    5、2023-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二次联考
    6、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
    7、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
    8、全国名校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9、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10、全国名校联考2024第二次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凰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后朝A论以B其名C高D欲显E崇之F籍以世G多故,H禄仕而已。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中“居丧虽不率常检”与“嗣宗虽放荡”的“虽”含义相同,都译成“虽然”。B.辟,指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官,再向朝廷推荐的选宫制度。C.诛,“杀死”,·“爽诛”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与《师说》中“不拘于时”句式相同。D.疾,在文中是“劲疾”的意思,与《劝学》中的“声非加疾也”的“疾”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阮籍达观酒脱,不受礼俗拘束。他生性孝顺,即便守丧也不受寻常约束;因饮酒便利,阮籍便请求做步兵校尉。B.兖州刺史王昶请求和他见面,虽然整天无法和他说上一句话,但还是非常赞叹欣赏他,认为他无法被揣测。C.阮籍前往苏门山,与苏门生“谈太古无为之道,及论五帝三王之义”,苏门生从始至终只是淡淡地一笑,并不回应。D,苏轼听说润州甘露寺有诸葛亮、孙权等人的遗迹,于是有感而赋诗,抒发了与阮籍登上广武城类似的慨叹。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2)以魏、晋间多故,故一放于酒,何至以沛公为竖子乎?14.对于阮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句话的理解,苏轼与史经臣、李白有何不同?(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①杨冠卿⑦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注】①贾傅:贾谊,曾被贬长沙,不得志而郁郁而终。②杨冠卿:南宋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知广州,以事罢免。③“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杜甫的《蜀相》,原句表达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伤。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集句诗,即借鉴古人成句来构建新的诗句。本词集用杜甫的诗句,辞情俱佳,意脉贯通,浑然一体。B.本词开篇即可看出词人鲜明的政治倾向,他高度赞美了贾谊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的勇气和精神。C.三、四两句盛赞贾谊作品的艺术成就,作者感叹世人只要读过其作品,就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了。D.五、六两句似一语双关,既指贾谊被贬时“近长沙”的凄恻,也可能含作者此刻的行踪和内心感受。16.本词最后两句意蕴丰富,卒章显志,达到了“图穷而匕首见”的效果。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高一语文,共8页第6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