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启学]2024届全国统一考试标准模拟信息卷(一)1语文LL试题

27

[阳光启学]2024届全国统一考试标准模拟信息卷(一)1语文LL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语文
    2、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二语文
    3、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卷四语文
    4、2024年高考信息模拟卷四语文
    5、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一语文
    6、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语文答案
    7、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语文
    8、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语文答案
    9、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语文
    10、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语文
14.孔子会肯定元方的答问。太守惩处了自己的父亲,仍然说太守是“高明之君”,父亲受了太守的惩处,仍然说父亲是“忠臣孝子”。元方秉持公心,不作浮夸之语,符合孔子“言贵实”的主张。(3分,意思对即可)15.D(在《邺都引》中,昔日繁华今日成空,所以诗人登上铜雀台想要寻访昔日盛况,但是哪怕是铜雀台,也只空余萧瑟秋风,昔盛今衰之情、怀古伤己之情更进一层;而“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表面上讽刺的是民众遗忘历史的这一现象,实质上是在批判南宋朝廷苟安,不知收复失地。)16.①慷慨苍凉,在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之中蕴含着一丝深沉的忧愁悲伤;②在对曹操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对其功绩表达赞颂的过程中,寄托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展现出慷慨激昂之情;③在今与昔的强烈对比中表达了苍凉之叹,由此及彼,寄托了对自己时运不济、壮志难酬的感伤。(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18.甲:交相辉映(中西合璧)乙:任重道远丙:前赴后继(不遗余力)(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9.(1)“活”指的是文化遗产焕发生机,通过数字技术使文物呈现原有的状态。(2)“活”指与“死”相对的意思,写祥林嫂只是没有死,表现她行将就木的精神面貌。(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①保护这些文化遗产②会破坏敦煌壁画(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1.①不合逻辑,删掉“以上”;②语序不当,“虽然”与“肉汤”互换位置;④搭配不当,“提高”改为“增加”。(每点1分,找到并修改正确1分,只找到不给分)22.①煲汤喝时不宜只喝汤。②喝汤不要太咸、太高温。③饭前喝汤不一定有助于减肥。(每点2分,结论合理1分,否定句式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3.【立意参考】材料中有三个关键词,“听”“赞美”和“批评”,立意需要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围绕“听”就可以就善“听”展开立意,“听”不是为了追求“赞美”或“批评”以满足自己的心理或成就自己的名声,而是求得真相以促使自己进步。围绕“赞美”和“批评”可以就对待二者的态度展开立意,孟子“闻过则喜,闻善则拜”之语就是很好的立意。如有其他立意,只要能从对材料的整体理解上延伸出来,都可视为符合题意。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派宰予出使楚国,楚昭王用象牙装饰安车,想通过宰予赠送给孔子。宰予说:“夫子他老人家是不会坐这车的。”楚昭王问:“为什么?”宰予回答说:“我通过老师的日常用度,考虑老师的心思所在来判断,所以知道他不会用这辆车。”楚昭王说:“说说看。”宰予回答说:“自从我侍候夫子以来,私下里见他言语不离大道,行动不违背仁,重视义崇尚德,清正廉洁喜好节俭。出仕享有俸禄,但是却不用来积累财富。不合于道义则离去,辞官的时候没有恋恋之心。妻子不穿华丽的衣服,妾也不穿丝制的衣服。车马器皿都不雕刻华丽的花纹,不把谷物等粮食给马吃。如果道可行则以治理国家为乐,道不行则以修身为乐,这就是夫子之所以为夫子的原因。假如是看起来外观华丽的东西,听起来淫邪的妖冶美女的歌声,夫子经过的时候不会去看,遇到的时候也不会去听。所以,我知道夫子不会使用这辆华丽的安车。”楚昭王说:“既然这样,夫子的意愿是什么呢?”宰予回答说:“现在天下道德被搁置,夫子的志向就是想重兴礼义道德并推行它,果真有想治理天下的君主能推行夫子之道,夫子即使是走着去上朝,也一定会乐意去。何必使您这厚重的赏赐在远方遭受辱没呢?”楚昭王说:“从今以后就知道夫子的道德是多么伟大了!”宰予回来,把这些告诉孔子。孔子说:“诸位,你们认为宰予的话怎么样?”子贡说:“没有说尽老师道德的高美。夫子的道德与天一样高,与海一样深。像宰予所说的,不过是老师的一些实在事情罢了。”孔子说:“言语贵在真实,才能使人相信,舍弃了真实还有什么可称赞的呢?所以,子贡的浮华比不上宰予的真实。”材料二:颍川太守对陈仲弓施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明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经》上说:‘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个心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那么,哪有高尚明智的府君会对忠臣孝子施刑的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因此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拿驼背当做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4353C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