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

27

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大一轮复习学案语文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15.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任命正、副主考官,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应考,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4.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再向朝廷推荐。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16.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孝,孝悌之人。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廉,清廉之士。后合称“孝廉”。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17.科举: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变化。隋文帝时仅有策问,隋炀帝时始设进士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进土、明法、明字、明算等。到明朝只设进士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如博学鸿词科、经5进士:参见“殿试”条。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参济科等。加殿试录为三甲的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18.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朝考,择优入翰林院为庶传授书数的场所。吉土。19.庠:周代学校的名称。6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20.序: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殿元、鼎元。21.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7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22.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至五名为经魁,考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中的都称举人。23.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8.鼎甲: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鼎元。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9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太学生、国子生。贡士。24.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10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11.生员: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最25.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高阶段考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东汉时避光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学正、教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谕等。12.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26.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也叫时文、制义、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当代的大学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校长。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27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句型等也都有严格的限定。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13.及第: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特指考中进士。28.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副长官,相当于如今的14.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副校长,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地方长官在辖区29.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32。
本文标签: 衡中同卷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