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

25

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口烽燧”也称烽火台轮,烟。如有敬情,白天燃烟叫降,夜晚放火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快捷有效的方D古人东为左,西为右:文中院右”,指能山以西的地方,而姜费《扬州慢》中“准左”即指淮河以东地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声太宗想将高昌改为一个州县,魏征认为这样做不仅不能获得高昌的粮食布匹,还会消耗唐朝国力,这个做法不可行。B,莴昌旧部、镇兵与犯人混居西州,不便管理,郭孝恪从中斡旋调解,诚心城意抚意治理,因而深受他们的欢迎。C.乙毗咄陆可汗杀死沙钵罗叶护吞并其部众后,乘胜侵犯西域和伊州,结果被郭孝格打败,郭孝恪一直追击他到遏索山才凯旋。D.等到西突厥进犯,太宗才感到后悔自责,认识到没有采取魏征和褚遂良的意见是错误的,高昌的局面是咎由自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又谪徙罪人;皆无赖子弟,适足骚扰边鄙,岂能有益行阵!(2)愿更择高昌子弟可立者,使君其国,子子孙孙,负荷大恩,永为唐室藩辅。14.在如何对待高昌的问题上,魏征与褚遂良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洗兵马①(节选)杜甫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只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蒲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④。[注]@“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几经奔波,在宫军收复长安后随唐肃宗返回长安,后杜南于唐肃宗乾元二年(?59年)春至洛阳,朝廷平叛的捷报频传,杜甫认为胜利在即,写下了《洗兵马》。②蒲葡官,汉官名,这里指唐宣政殿。③仙仗,皇帝的仪货。④崆明,山名,在今甘肃省平凉市西。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将士们的努力下,一些失地得到光复,捷报晚上传来,清晨就立即向朝廷察报。乃.虽然黄河宽广,但听说“一苇”便可渡过,官军有破竹之势,叛军覆灭是必然的。C.“独任朔方无限功”赞扬了朔方节度使的功绩,表达了复兴大业与善任将帅有关。D.“清海岱”意为清除了“山东”一带的叛军,但诗人常常想起御驾经过“崆峒”。16.杜甫的《洗兵马》节选部分与他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在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语文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 衡中同卷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