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高考样卷语文

29

2023全国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高考样卷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高考样卷语文一
    2、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21ccj语文三
    3、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21
    4、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样卷一
    5、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一
    6、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一
    7、全国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2024语文一
    8、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2024
    9、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样卷二
    10、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2
待他,不因为这种事情而说他的闲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时,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主持政事,齐桓公得以成就霸业,多次会盟诸侯,一举匡正天下,这都依靠了管仲的智谋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和鲍叔一同经商,分钱财时,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困顿,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运有顺利和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上时机。我曾经多次作战,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知廉耻,知道我不因小节有失而感到耻辱,却耻于功名没有显扬于天下。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呀。”鲍叔推荐管仲后,自己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也在齐国世代享有俸禄,享有封地的有十多代,常成为有名的大夫。所以天下人不认为管仲的贤能难得,而称赞鲍叔能够了解人。管仲在齐国当宰相执政后,凭着小小的齐国处在海边的条件,流通货物,积累财富,富国强兵,与百姓同好恶。所以说:“谷仓充实了才懂得礼节,衣食充足了才懂得荣辱,君主遵循法度,‘六亲’才会稳固。礼、义、廉、耻不发扬,国家就会灭亡。颁发命令像流水的源头,要顺从民心。”所以命令符合下情就容易实行,百姓所希望的,就顺应着给予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应他们而废止。管仲执政,善于将祸患转变为祥福,将失败转化为成功,重视事情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利害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怀恨少姬另嫁,所以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借此讨伐楚国,责备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齐桓公实际上是北征山戎,而管仲就借此命令燕国实行召公时的政令。齐桓公与鲁国在柯地会盟,后来却想背弃鲁国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根据当时的形势劝桓公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便是获取,这是为政的法宝。”管仲的财富比得上诸侯公室,有建筑华丽的三归台和国君享宴的设施,但是齐国的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去世之后,齐国仍然遵循他的政令,常比其他诸侯国强盛。以后一百多年,齐国又出了个晏子。太史公说: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可是孔子瞧不起他。难道是因为周王室国运衰微,齐桓公既然贤明,而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帮助他称霸吗?古话说“发扬君主的美德,匡正君王的过错,所以君臣能互相亲近”。难道这讲的是管仲吗?晏子伏在庄公的尸体上痛哭,尽了臣子的礼节之后才离去,这难道是“见义不为,没有勇气”的人吗?至于他的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君主威严,这就是所谓“在朝想着尽忠,退朝想着补正朝政缺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为他执鞭赶车,也是很欣然向往的呀。15.C(“实写”错误,根据前文的“当年”,这里应是想象、虚写。)16.①希望朝廷能够放宽尺度,重用人才,切勿不思进取,错失良机;②自己虽年华逝去,但仍想报效国家、建功立业;③呼吁爱国之士投笔从戎、共赴国难,不要计较个人得失。(每点2分,意对即可)17.(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18.示例:①卓有成效②不言而喻③任重道远(每空1分,意对即可)19.种种网络乱象,轻则影响公众的判断,重则损害他人权利,影响社会公平,更有甚者可能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原文主要有两处语病,一是逻辑不当,将“影响公众的判断”和“损害他人权利,影响社会公平”互换位置;二是搭配不当,可将“要挟”改为“危害”。每处修改2分,意对即可)20.虽然网安部门针对“网络水军”采取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新的问题和情况还在不断出现,需要有关部门和网民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维护网络环境。(4分,酌情给分)21.①笺尺幅不大②一般每页八行③用纸颇为讲究(每空2分,意对即可)22.B(B项是比拟,其他三项和原文都是比喻。)23.【立意参考】①数量,并不意味着正义②锻炼明辨是非的能力③保持理性,不加人乌合之众的狂欢④勿忘初心,保持独立人格⑤发出理性的声音,拥有说“不”的勇气【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31551D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