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

19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4高三月考
    2、202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四
秘密★启用前▣语文(七)试卷注意事项:扫码关注成绩通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表现形式,是历史沉淀出的中国智慧。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而不同”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和而不同”的表述最早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其中“和”是指和谐相处,“同”则是指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异达到完全一致的状态。具体的意思是说,君子能够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从而尊重差异并与他人和谐相处;小人则是为了达到自己所谓的“同”,把自已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从而因不尊重他人而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并将“和而不同”的思想从自然哲学领域引申到了社会领域,使其不仅成为个体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准则,同时也发展成为国家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南。由此可见“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一个内在逻辑清晰、外延丰富的思想体系,不仅涉及对自然科学的辩证认知,更蕴含着丰富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国家治理模式构建的智慧。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层次对“和而不同”思想进行更深入的理解。第一个层次是用唯物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万物处于一个和而不同的状态。《庄子·天运》中提到了“太和万物”,认为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状态,生物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不仅自然界的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同样也处于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状态。第二个层次是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和”与“不同”之间的关系。“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和谐,更是在承认“不同”存在的前提下的一种和谐。“不同”是事物存在的一种自然的状态,是构成世界多样性与完整性的前提,“和”与“不同”是同时存在的。第三个层次即用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和”与“不同”之间的关系。以和为贵、各得其所,在尊重“不同”的前提下,以“和”为发展的最终归宿,这样便能够促使整体与部分都有所进步。(摘编自耿步建《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精神根基》语文(七)试卷·第1页(共8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