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22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的目的,从而增加水产品的产出。14.B由曲线图可知,印度是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最大、增长最多的国家;欧盟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是负值,呈减少趋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先增加,后减少,但始终为正值,说明排放量在增长:世界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仍是增加的。15.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引发极端天气现象,可能导致北美洲暴雪天气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副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会导致昆仑山雪线逐年上升;气温升高,蒸发加重,缺水严重,内蒙古牧场面积可能缩小。16.A由图可知,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硫、氮排放总量大,且发达国家人口总数较少,人均消费水平高,人均硫、氮排放量较高;中国人口数量多,人均硫、氮排放量较低。17.C英国、德国地处西风带,其工业污染随西南风向北扩散至北欧地区;洋流主要影响沿海地区;英国、德国与北欧各国之间没有跨国河流: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与工业污染、酸雨联系较小。【高二期末测试·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32827Z18.D针对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应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人口与污染物排放并没有完全的因果关系,中国人口虽多,但排污总量相对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靠技术和环境管理等手段。19.A“有农社区”是指将农业引入城市,使得农业生产和城市空间相结合,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在其内部实现了物质循环使用;对居民的生产方式影响较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给城市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也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如增加绿地等,这些都不是“有农社区”的主要意义。20.C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减少城市内部硬化率,缓解城市内涝灾害;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增大城市用地规模;农业与商业联系较小;“有农社区”会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因此会减少城市能源消耗。21.(1)区域:热带区;亚热带区。(2分)理由:我国热带区和亚热带区水热条件充足,植株密度大且生产力高;常绿林净化空气能力强;树种多样且四季常绿,旅游观赏价值高等。(每条1分,答对2条得2分,共2分)(2)导致森林种类(树种)单一,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较单一;森林集中分布区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导致木材等外运困难,且对全国区域气候调节较弱;易导致山火蔓延,扑救困难,造成的损失较大等。(每条2分,答对2条得4分,共4分)(3)原因:开垦农田破坏林地;城镇建设占用林地;山火侵吞林地:伐木为薪:地质灾害的损害等。(每条1分,答对3条得3分,共3分)危害:水土流失加剧:沙尘暴等风沙天气增多;大气污染加剧等。(每条1分,共3分)22.(1)探明储量少;产量少;开采难度大;以中小油田为主等。(每条2条,答对2条得4分,共4分》(2)重要节点:波斯湾一霍尔木滋海峡一马六甲海峡一南海。(合理即可,2分)存在的风险:海运运输距离长,海上运输通道易被破坏;部分石油进口国家或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定,影响我国石油正常进口;海上天气多变,海况复杂,对海上油轮威胁大。(每条2条,答对2条得4分,共4分)(3)保障我国石油资源的正常供应;提高应对国际石油市场冲击的能力,稳定国内石油市场价格;减少因政治冲突而产生的石油封锁、禁运等对我国的影响等。(每条2条,答对2条得4分,共4分)23.(1)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灌丛草原、草甸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等。(每条2条,答对2条得4分,共4分)(2)减少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2分)(3)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自然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区内留有自然历史遗迹和人文遗址,可用作科研考察;促进公众环保意识提高等。(每条2条,答对3条得6分,共6分)【高二期末测试·地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32827Z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