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月联考

2023-2024学年度高中同步月考测试卷(二)高二语文试题

10月联考 35

2023-2024学年度高中同步月考测试卷(二)高二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度高中同步月考
赤眉军在三辅地区横暴作乱。光武帝就派遣偏将军冯异讨伐他们,光武帝告诫冯异说:“三辅地区遭受王莽、更始的祸乱,生灵涂炭,百姓无所依靠,无处诉苦。将军如今奉令讨伐那些不法之徒,那些投降的营寨,遣送他们的将领到京师来;遣散百姓,让他们经营农桑;毁掉他们的营壁,不要使他们重新聚集。征伐不一定非要攻地、屠城,关键是平定地方、安抚百姓啊。众将并非不善于作战,但他们喜欢虏掠。你本来就能统领吏士,时时要想到谨慎不超越规矩,不要让郡县的百姓感到痛苦!”冯异叩头接受命令,引兵西进,所到之处传播威望和信义,群贼大多投降。臣司马光说:从前周人称颂武王之德说:“宣扬令人怀念的美德,我所到之处只求安定。”说的是王者的用兵意图在于传布兵威与德行、安抚百姓罢了。光武帝之所以夺取关中,采用的就是这种思想。难道不值得赞美吗!15.(3分)D【解析】错在“分写作者和崔判官的别后生活”。从诗的内容看,颈联是承额联而来,额联写的是作者与刘君,则颈联写的也是作者与刘君,因此,颈联上句写的是刘君的生活而非崔判官的生活。16.示例一:尾联确实是作者与二人的共勉:尾联表达了双方都要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杀敌报国的情怀。理由:①这首诗是武元衡用于赠别崔判官的,则尾联自然是对其到达太原后的勉励。②本诗从第二句到第六句,都在写作者与刘君的关系,则向刘君荐举崔判官的意思十分明显,刘君读到此诗是意料中事,因此,尾联也可以看作是作者与刘君的共勉。(表达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示例二:尾联并非是作者与二人的共勉,而是与崔判官的共勉:尾联表达了双方都要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杀敌报国的情怀。理由:①这首诗是武元衡用于赠别崔判官的,则尾联自然是对其到达太原后的勉励。②虽然本诗从第二句到第六句,都在写作者与刘君的关系,但这只是作者对可能到刘君处求职的崔判官的安慰,诗不是给刘君看的,所以不是作者与刘君的共勉。(表达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7.(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3)示例: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每空1分,共6分。错字、多字、少字则该空不得分。第3小题答案不唯一。)18.(3分)C【解析】第一处,千古流芳:指好名声永远流传。彪炳千秋: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千古流芳”与“历史事件”搭配不当,故选“彪炳千秋”。第二处,推崇备至:形容极其推重和敬佩。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两个成语皆可用,但语境强调的是那些文臣武将、文人墨客等出名,而不是被敬佩,所以用“耳熟能详”更好。第三处,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皆知。名不虚传:流传开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形容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语境只是在说狗牯脑茶出名,与是否与实际相符无关,故“闻名遐迩”较为合适。第四处,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芬芳馥郁:形容香气非常浓。后者与前文的“香醇”语意重复,故用“沁人心脾”。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3页(共5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