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4(第4套)2024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一)1语文试题

23

国考1号4(第4套)2024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一)1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国考1号4语文2024答案
    2、2023-2024国考1号4答案
    3、2024国考一号四
    4、国考1号32024语文
    5、2023-2024国考一号4答案
    6、国考1号语文答案2024
    7、2023-2024国考1号3语文答案
    8、2023-2024国考一号四答案
    9、国考1号2024语文6答案
    10、国考1号语文2024答案
之九重①,忠怨之辞也:观兹四事,同于《风》《雅》者也。至于托云龙,说迂怪,诡异之辞也;康回倾地②,夷羿射日,谲怪之谈也;依彭咸③之遗则,从子胥以自适,狷狭之志也;娱酒不废,沉湎日夜,举以为欢,荒淫之意也:摘此四事,异乎经典者也。故论其典诰则如彼,语其夸诞则如此。固知《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杂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旨,亦自铸伟辞。故《离骚》《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慧巧;《招魂》《大招》,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快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故才高者捥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若能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则顾盼可以驱辞力,款唾可以穷文致。(有删改)【注释】①宋玉《九辩》中有“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兮九重!”句。②屈原《天问》中有“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句。③彭咸:相传为殷商时的贤大夫,因谏君不听而投水自杀。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仪表:形式B.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禹汤之祗敬耿介:光明正大C.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骨鲠:正直、刚强D.则顾盼可以驱辞力,效唾可以穷文致顾盼:指极短的时间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所指代内容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故论其典诰则如彼,语其夸诞则如此其:指《楚辞》彼:指“观兹四事”中“四事”的具体内容B.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其:指《九怀》之:指屈宋C.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其:指《楚辞》D.故才高者捥其鸿裁其:指《楚辞》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自《风》《雅》息声,就没有人再延续创作那样的诗了B.将核其论,必征言焉要考查《楚辞》的内涵主旨,必须揣摩《楚辞》的语言特点C.固知《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杂于战国因此知道《楚辞》,内容上效法三代的经书,但也夹杂着战国的风气D.故能气往铄古,辞来切今所以《楚辞》的气概压倒古人,辞藻超越当今世人高三年级(语文)第4页(共10页)
本文标签: 国考1号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