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答案

7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末检测卷(一)语文
    2、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语文
    3、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检测卷语文
    4、2023-2024安徽省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测试卷
    5、2023-2024安徽省八年级语文试卷
    6、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月考试卷(一)语文试题
    7、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
    8、2024八年级语文安徽考试
    9、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卷语文
    10、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月考试卷语文
下的安危委托于将军,是因为将军忠义贤明,能使刘氏的江山安定。如今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危险的境地,况且大汉历代皇帝的谥号都有‘孝’字,为的就是长久治理天下,使宗庙祭祀不断。如果汉家的祭祀断绝,将军即使死去,有什么脸面在九泉之下拜见先帝呢?今天的会议,必须立即做出决断,不能退后。群臣中哪个最后响应的,我请求用剑将他斩首。”霍光道歉说:“九卿对我的责备很对。天下动荡不安宁,我应当遭受处罚。”于是参加会议的人都叩头,说:“天下百姓的命运都掌握在将军手中,一切听从大将军的命令。”霍光立即和群臣一起觐见太后,向太后禀告,详细讲述昌邑王不能承继皇位的情况。皇太后便乘车驾前往未央宫承明殿,下诏命令皇宫各门不许放昌邑王的群臣入内。昌邑王朝见太后之后,乘车想要返回温室殿时,中黄门的宦官分别抓住门扇,昌邑王一进去,便将门关闭,昌邑王的群臣不能入内。昌邑王说:“这是干什么?”大将军霍光跪地回答说:“皇太后有诏,不许昌邑群臣入宫。”昌邑王说:“慢慢说就是了,为什么要这样吓人!”霍光命人将昌邑王的群臣全部驱赶到金马门之外。车骑将军张安世率领羽林骑兵逮捕被赶出来的昌邑群臣二百多人,全部押送到廷尉监狱。霍光命曾在汉昭帝时担任过侍中的宦官服侍守护昌邑王。霍光叮嘱身边人说:“定谨慎小心地守护,如果他突然死去或自杀,就会让我对不起天下人,背上弑杀君主的罪名。”昌邑王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被废黜,问身边人说:“我以前的群臣、侍从犯了什么罪,为什么大将军把他们全部关押起来呢?”群臣按照官阶高低依次上殿,(太后)命令昌邑王上前伏在地上听候诏书。霍光和群臣联名奏劾昌邑王,尚书令宣读奏章说:“丞相杨敞等冒死上奏皇太后陛下:孝昭皇帝早早离开人世,朝廷派使者征召昌邑王前来主持丧事,他却与孝昭皇帝宫女名叫蒙的人等淫乱,还下令对掖庭令说:‘有敢泄露消息的人,处以腰斩之刑!”太后说:“停!做臣子的,竟如此悖逆昏乱吗!”昌邑王离开席位,伏地请罪。于是立即抓住昌邑王的手,解下他身上佩戴的玉玺绶带,献给皇太后。然后扶着昌邑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后送行。昌邑王面向西叩拜,说:“我愚笨鲁直,不能胜任汉家大事。”然后起身登上御驾的副车,大将军霍光护送到昌邑王官邸。霍光告辞说:“您的行为是自绝于上天,我宁愿对不起您,不敢对不起社稷。希望您能自爱,我不能常侍奉在您的左右了。”霍光挥泪离去。14.B(“朱门青松树,万叶承清露”写的是生长在“朱门”的青松,青松是用来与“孤松”对比的;“青松”暗指对方。)15.①从“深山”“雪压”“露重”“天寒”等可以看出,诗人所处的环境险恶,在官场上遭受排挤,仕途不顺。②从“色逾鲜”“香自发”等可以看出,诗人虽然处境不好,但仍然保持孤高、耿介的本性。③从“荒松”“衰木”等可以看出,诗人不被赏识,如今年华已逝,仍壮志未酬。(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16.(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该空不得分)17.示例:①源远流长②脱口而出③侃侃而谈(每处1分,意思对即可)18.①原句中“到了网络便有一种找补心态”为人们在现实和网络中不同的表现给出了一种原因,与前文衔接更加紧密。②原句最后“哪怕是废话连篇”是整个句子的重点,照应了材料的中心观点一包容废话,改句删掉这句话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9.它能在几小时到几天内分解正常情况下需要数百年才能降解的塑料,有望大大提高塑料的回收利用率,真正拉开塑料循环经济的大幕。(缺少主语、搭配不当、逻辑错误修改正确各1分)20.①出现在大多数消费品包装上②是减少塑料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③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将其燃烧(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1.研究人员指出新的酶变体能够完成一个用化学方法将被分解成更小部分(解聚合)的塑料重新组装(再聚合)的“循环过程”。(4分,酌情给分)22.【写作提示】本题的三则材料紧扣“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而且命题以组合材料的形式呈现,给了考生更多样化的取舍。但本题的难点在于,三则材料并非都是同向性的,考生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关联点,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思考最成熟的角度来写作,并且应思考材料的时代性,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的溯源,才能写出具有深度与高度的好文章。【参考立意】新国潮回归下的思考;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文化传承内核与传播形式;融媒时代下文化传承的思考;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双向赋能…【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