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阶段评估(一)[1L R]历史(R)试题

24

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阶段评估(一)[1L R]历史(R)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江西省2024九年级第四次阶段测试卷
    2、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样卷试题卷(四)
    3、2024年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九年级阶段性测评卷历史
    4、2023-2024江西中考第一卷九年级历史
    5、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四历史
    6、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样卷试题卷四
    7、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历史四
    8、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样卷四
    9、2023-2024江西中考第一卷九年级历史答案
    10、2024年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九年级综合性测评卷历史
教学全国@⊙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札记3.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客观上流裁全面爆发车A.开启了中国十四年抗日历程B.实现了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C.促使抗日规模进一步扩大D.助推国共结束了对峙局面解析: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该历史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抗日战争的规模扩大,故选C项。十四年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排除A项;国共首次合作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排除B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的对峙局面,故D项错误。答案:C4.1938年以后,陕甘宁边区陆续创办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为代表的“抗大”式学校,其以短期训练为主,课程设置紧贴抗战实际,教学方式灵活,课堂教学与野外实操课相结合,军事训练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集体研究与互助学习相结合。这类大学的建立A.确立起党对军队的领导B.标志着我国战时教育体系的完善C.提升了八路军的战斗力D.体现出为民族战争服务的精神解析:材料中这类大学的学习内容都与抗日战争有关,主要为抗日服务,体现出为民族战争服务的精神,故选D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无法证明此时我国战时教育体系已经完善,排除B项;由材料看不出八路军战斗力的提升,排除C项。答案:D5.英国记者田伯烈在其《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美国记者杜廷遣责日军“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这些评论A.说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B.控诉了日军的侵华暴行C.是英美支援中国抗日的证据D.谴责国民政府消极抗日解析:由材料“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可知,这些评论日军暴行的报道成为控诉日军暴行的证据,故选B项。1937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未建立,排除A项;材料与英美政府的支援行为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出国民政府抗日的态度,排除D项。答案:B6.朱德、彭德怀于1938年2月5日电令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派出得力部队出平汉线以东向津浦线袭扰;3月9日又致电聂荣臻、刘伯承等,令他们将之前所派出的东进之部队,“向沧(县)德(州)积极动作,以配合津浦路北段的国民党军队作战”。材料说明了A.八路军积极开拓敌后根据地B.八路军积极支持徐州会战C.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的典范D.徐州会战由国共合力进行解析:由材料中“1938年”“出平汉线以东向津浦线袭扰”“向沧(县)德(州)积极动作,以配合津浦路北段的国民党军队作战”等信息可知,此战役为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在山东的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战役应是徐州会战,故选B项,排除ACD三项。答案:B7.1942年,川湘水陆联运被打通,乌江运输日益繁忙。长江下游撤到湖南的大量军、公物资和日用百货的进口,桐油、山货,湖南销往苏联的砖茶等物资的出口,第六战区军需粮食,四川济湘、鄂、黔的食盐,均经乌江转运。此举A.为国民政府全面抗战提供保障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说明乌江成为全国贸易主干线D.有利于抗日大后方的稳固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处于抗日相持阶段,大量物资通过鸟江运往西部,保障了大后方的物资供应,有利于抗日后方社会的稳固,故选D项。国民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排除A项;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仅由材料不能得出乌江成为全国贸易主干线的结论,排除C项。答案:D4823新数材·DY·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QGB】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