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答案

22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历史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文综
    3、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2024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 9月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2月
    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7月政治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各科试题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理科综合
    9、2024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时间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答案
教学金国1@©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寒之札记13.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主力在从山东张秋镇至临濮集150多公里的地段上采取偷渡与强渡相结合的奇袭战术,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接着他们在黄河南岸发起了鲁西南战役,打开了南下的通道。这一进程A.激发了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热情B.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D.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解析:根据村料中“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南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对国民党统治中心区域构成了直接威胁,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此事件不符,排除。答案:B14.到1950年4月,全国财政收支出现了接近平衡的新局面。长期以来民众深恶痛绝、国民党政府一筹莫展的恶性通货膨胀的状况,终于得到根本改变。这些变化A.标志着国民经济得到恢复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C.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增强了人民对新生政权的信心解析:材料反映了经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物价稳定,经济秩序好转,这显示了党和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治理能力,故D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年底实现,而大规模经济建设还在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排除A、B两项;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是三大改造,排除C项。答案:D15.下表所示为20世纪60年代辽宁省农业、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情况。该变化反映了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时间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年5.8%94.2%26.8%73.2%1963年13.2%86.8%30.2%69.8%A.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成效明显B.重工业的发展受到忽视C.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初步实施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受挫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辽宁省农业、工业产值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在1963年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当时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结果,故A项正确,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所述时间不吻合,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好转,排除D项。答案:A16.它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和被反复检验过的科学真理,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它”做出主要贡献的是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平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可知,“它”是邓小平理论,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要求不符,均排除。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1分,第19题11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王采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方法巩固自己的统治,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宗亲和功臣等,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一制度对西周的统治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藩屏周”的作用逐渐丧失,导致中央王朝失去了对地方诸侯国的有效管理和实68【23新教材·DY·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G DONG】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