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语文试题

16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3月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语文
    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语文答案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9月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年11月
    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 9月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
    9、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年1月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摩洁诗极富禅味。禅宗常讲“无我、无住、无着”。晚唐司空图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扑扑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而陆放翁“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洁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这种诗,亦即所谓“诗中有画”。至于画中有诗,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画到最高境界,也同诗一样,背后要有一个人。画家作画,不专在所画的像不像,还要在所画之背后能有此画家。西方的写实画,无论画人画物,皆画得逼真,而且连照射在人与物上的光与影也画出来。但纵是画得像,却不见在画后面更有意义之存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里面也有一人,重要的在“欲断魂”三字。由这三字,才生出下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来。但这首诗的好处,则好在不讲出“欲断魂”三字涵义,且教你自加体会。这样子作诗,就是后来严羽所说的“羚羊挂角”。这是形容作诗如羚羊般把角挂在树上,而羚羊的身体则是凌空的,那诗中人也恰是如此凌空,无住、无着。断魂中,有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如凌空不着地,有情却似还无情。可是上引摩洁诗就更高了,因他连“断魂”字都没有,所以他的诗,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摘编自钱穆《我们如何读古诗》)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