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月联考

国考1号3·第3套·2024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10月联考 651

国考1号3·第3套·2024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国考1号3语文2024
    2、2023-2024国考1号3答案
    3、2023-2024国考1号语文答案解析
    4、2023-2024国考1号3语文答案
    5、2023-2024国考一号3·语文答案
    6、国考1号语文答案2024
    7、国考1号2024语文
    8、2023-2024国考1号(语文)
    9、国考1号语文2024答案
    10、国考1号2024语文2
们很安稳,因此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英明了。14.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诗的第七、八两句劝勉友人要隐忍内心的羞愧”错,“丈夫已忍猿鹤羞”是诗人自己表示要隐忍内心的羞愧,去响应朝廷的征召。15.诗人叮嘱云雨不要耽误自己的行程,还邀请青山一起送别自己。(2分)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富有趣味,表达了诗人希冀旅途平安,以及对报效国家的期待。(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首诗结尾两句,富含韵味,引发读者的思考。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主要是分析其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可以结合注释进行分析。诗人忧心国事,此次被朝廷征召,结尾两句反映出诗人渴望报效朝廷。16.(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2)杜鹃啼血猿哀鸣又闻子规啼夜月(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每空1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内容分别出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白居易《琵琶行》、李白《蜀道难》、苏轼《赤壁赋》,其中白居易《琵琶行》、李白《蜀道难》、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17.①专心致志②爱不释手③喜出望外(每处1分,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也可)【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②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③喜出望外: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高兴。18.①具体地表现了王冕的画有很高的价值。②表现了翟买办的奸诈贪婪。(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的能力。二十四幅花卉册页得银二十四两,这说明了王冕的画的“行情”,说明了王冕是有真才实学的。危素收了知县的几样礼,却“只把这本册页看了又看”,也从侧面说明了王冕的画物有所值。同时,数字里显现了翟买办的奸诈贪婪,他上瞒知县,下欺王冕,竟然出手就克扣了一半的银子。19.①观察到了它的花②将其归属于卫矛属类型③有了活体种群(每答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解析】本题考查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①前文已经说“正在开花”“之前在所有关于这个物种的资料中都未见描写它的花”,强调“这是110年以来首次”,所以推断出这里应该填写“观察到了它的花”。②上文说“《中国植物志》中尖齿卫矛从卫矛属转移到沟瓣属”,而胡君的分析是不同意将尖齿卫矛从卫矛属转移到沟瓣属,最后下结论时应该直接说出他自己的观点,下文也提示“实验结果坐实了研究人员对尖齿卫矛的系统位置应放置于卫矛属的推测判断”,所以应该填写“将其归属于卫矛属类型”。③前文已经明确,已经发现了活体种群,后文又对应“面对的将不再是存放在国外的老标本”,而可以“对国内的活体”做研究,还可以“进行引种保育、繁育”。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有了活体种群”。20.示例:相关研究员为了测试利用花的特征推断出的分类地位是否与分子数据相符,(2分)对尖齿卫矛以及形态上与其相近的刺叶沟瓣的样本进行了实验。(2分)【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以及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短句变换为长句这种句式变换题型,先要抓住整个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再进行整合。21.示例:随着四西部山区交通条件的逐渐改善,科研人员能够深入到更多人迹罕至的秘境,丰富了四川这个植物资源大省的资料。(三处语病,每处修改正确给1分)【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随着…使…”,成分残缺;“更多”语序不当;“提升…资料”搭配不当。【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23-21C·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