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月联考

国考1号1(第1套)2024届高三暑期补课检测(一)1历史答案

10月联考 204

国考1号1(第1套)2024届高三暑期补课检测(一)1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3历史答案
    2、2024国考一号历史试卷答案
    3、2023-2024国考1号4政治答案
    4、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历史
    5、2023-2024国考1号3历史
    6、2023-2024国考一号历史3
    7、2023-2024国考一号历史5
    8、国考一号2024历史
    9、2023-2024国考一号3历史答案
    10、2024国考一号历史答案
和新四军积极抗日,并未体现其“中流砥柱”的作用,且材料中没有国共两党抗战成效的对比信息,排除B项;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方面整体上是积极的,排除C项;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两党就发表宣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排除D项9.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即将获得民主革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不承认旧中国签订的一切屈辱条约,要求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后,再考虑与之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反帝斗争,以及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而且材料体现不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务实性与灵活性,排除D项。10.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国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故D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已反思斯大林模式,开启了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排除B项;“打破了对计划与市场的固有认识”是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的,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11.A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末“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阶层的变动等因素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于21世纪初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当代中国内部的新变化,没有体现坚持对外开放和法治建设等相关信息,排除B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立足具体国情,加快改革步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2.B根据材料信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可知,平强调,我国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稳中求进”等相关信息,排除A项;“改革开放的基本轮廓亟须勾画”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效率问题,排除D项。13.(1)特点:主要集中在世界历史、地理方面;记载和叙述的形式多元化;成果未引起社会的关注。(6分)(2)变化:由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转变为“中体西用”思想。(3分)原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方先进科技的传播: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8分)(3)积极影响: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冲击了封建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8分)·83【23·G3AB·历史·参考答案一YLB一必考一QG】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