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月联考

炎德英才大联考(一中版)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1历史试题

10月联考 151

炎德英才大联考(一中版)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1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金太阳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解析】材料“这些作品看上去总有些荒谬,然而稍加思索就会感觉到这种荒谬只是形式上的,它们反映的正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符合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故选C项。深入剖析社会并揭露了资本罪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排除A项;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战后人们的精神危机和对于战争的反思,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者斗争的动力之源,排除B项;猛烈抨击现实并将情感寄托于未来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排除D项。16.1906年底,世界无线电广播诞生;1928年,美国收音机的家庭拥有率增长到27.5%。与对手不同的是,罗斯福的竞选团队在全国各地买了大量的广播时段…他很快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最终高票当选。这一现象说明A.科技革新改变了美国政治运行机制B.罗斯福的支持者主要来自贫穷家庭C.电台是当时美国最重要的新闻媒体D.新媒体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深远【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罗斯福的竞选团队在全国各地买了大量的广播时段”可知,罗斯福通过广播等新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而最终当选,故选D项。美国的政治运行机制一直都是分权制衡,排除A项;材料并未具体解释罗斯福的支持者的家庭状况,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电台是当时美国最重要的新闻媒体,排除C项。17.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于1936年创作油画《内战的预感》,这是达利在西班牙内战爆发前6个月完成的。他运用细腻的笔法画出了被肢解的人体,用人体贯连构成框架式的结构充满画面,用蓝天白云作背景。由此可见,该画作A.力求通过形式创新表现现实B揭示了世界大战带来的危害C.客观呈现了当时的世界局势D,反映出资产阶级的精神危机【答案】A【解析】根据“他运用细腻的笔法画出了被肢解的人体,用人体贯连构成框架式的结构充满画面”可知,作者通过创新的形式勾画出心中的画面,并且预感成为现实,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西班牙内战,193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开始,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作者对于西班牙内战的预感,而不是客观展示局势,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作者对于西班牙内战的预感,而不是对于战争造成的精神危机的描绘,排除D项。18.右图为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创作于1937年的绘画作品《二重奏》。这一作品的艺术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B.印象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为乔治·布拉克的作品,根据画作特点可知,该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属于现代主义,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排除。19.巴黎画派画家苏丁(1894一1943)喜欢在作品中运用富于激情、狂放不羁的笔触来带出形状,画面中“形”似乎是笔触的附属物,这种若隐若现的表达“形”的方式完全没有用线条勾勒形体的那种安静和平,它极具动感和暴力倾向。据此,苏丁的作品A描绘了科技革命的成就B注重挖掘人物内心情感C.体现西方人的精神危机D.揭露法西斯主义的残酷【答案】C【解析】据材料“这种若隐若现的表达‘形’的方式完全没有用线条勾勒形体的那种安静和平,它极具动感和暴力倾向”可知其绘画表述的精神空虚,结合工业革命后人被机器“物化”这一现实,可知苏丁的作品体现了西方人的精神危机,故选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A项;作者的绘画具有动感和暴力倾向,并不注重挖掘人物内心情感,排除B项;苏丁的作品反映了西方人内心的焦虑与麻木,与法西斯主义无关,排除D项。20.1940年,电影《魂断蓝桥》在美国首映,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当时媒体给予极高的评价,但最终票房却极其惨淡。这一现象·107·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