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届九年级阶段诊断历史参芳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5答案B DBDD16.(1)【×】(1分)把“古代印度”改为“古巴比伦”。(1分)(2)【×】(1分)把“《查士丁尼法典》”改为“《十二铜表法》”。(1分)(3)【/】(2分)(4)【×】(1分)把“但丁”改为“莎士比亚”。(1分)17.(1)大化改新。(2分)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建筑等方面。(任答两点即可,2分》(2)阿拉伯帝国。(2分)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2分)(3)要善于学习外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要保留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传播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促进地区的统一进程;文化传播和交流更容易发生在文明程度差异大的不同地区;平等交往会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任答言之有理的一点即可,2分)18.(1)文艺复兴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封建神学,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新生或再生”,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言之有理即可,2分)人文主义。(2分)(2)火药、罗盘针、印刷术由中国人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2分)新航路开辟。(2分)(3)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分)19.(1)欧洲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瓦解。(1分)①大学;②租地农场;③手工工场。(3分)(2)【示例一】认识:中世纪并非“黑暗时代”。(2分)阐释:“黑暗时代”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提出来的。为了反对教会黑暗的神权统治,他们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提倡“人文主义”思想,故他们对中世纪文明进行全盘否定。中世纪有“黑暗”的一面,但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随着时代推移而在不断发展,例如,大学的兴起,自由和自治城市的出现,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些为西欧近代文明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由此封建制度渐趋瓦解,并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总之,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6分)【示例二】认识: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2分)阐释:中世纪时期,封建制度形成,该制度造成了国家的分裂。与此同时,庄园经济盛行,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佃户受到庄园领主的剥削与压榨,庄园法庭是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另外,人们还处于教会的精神统治之下,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总之,这一时期社会发展呈现出倒退的一面。(6分)【安徽省2023届九年级阶段诊断·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R-PGZX G AH(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