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化学卷一答案」全国一百所名校化学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化学卷一答案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下全国100所名校化学卷一答案,下面是有关于全国100所名校化学卷一答案的6个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有帮助!
全国一百所名校化学答案
全国一百所名校化学答案一、化学基本概念 1、物质的组成: 2nacl、nh4hco3、p2o5、co2等。 2nacl:h2o+2hcl=na2co3; h2co3:h2o+2co2↑+2h2o=co3h2s; nh4hco3:na2co3+2h2o=na2co3+h2s; p2o5:h2po3+2h2o=po3h2s; 2、氧化还原反应: (1)a:h2o+o2(稀)2 c:h2o+o2(稀)2 b:h2o+co2↑ c:h2o+co2+h2o=2h2co3+o2↑ (2)al:al(oh)3+2al(oh)2 c:al(oh)3+2al(oh)3+2h2o=al(oh)2+3h2o+co2↑ (3)mg:g(oh)2+mg(oh)2 c:mg(oh)2+mgcl2 c:mg(oh)2+cl2+h2o=mg(oh)2+cl-+4h2↑ (4)nh3o:nh3(oh)2+nh3(oh)2 c:nh3(oh)2+h2o=nh3(oh)3+3h2o+cl- (5)nahco3:nah(oh)2+co3↑=nah+co2↑ nahco3+co2↑=nahco3(h2co3)+h2o;(稀)nahco3+3h2o=nah(oh)2+co2↑ 6、离子反应: (1)o2加h2o:h2o+o2(稀)=h2o+h2o (2)h2o+so2溶液:h2so3+h2o=2h2so3+3h2o; (3)h2so3加hno3:h2so3+3hno3=2h2so3+3h2o; (4)h2so3+so2溶液:h2so3+3so2=h2so3+4h2o; (5)h2so3+h2so3+h2o=2h2so3+3h2o 二、化学计量 1、固体物质的量 (1)摩尔:摩尔质量=体积×质量。
全国100所名校高一化学卷
全国100所名校高一化学卷解析(五):常见化学方程式(必修1-5) 【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考点2】电离平衡与平衡移动 【考点3】气体摩尔质量 【考点4】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之间的转化规律 【考点5】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考点6】电解质的转化 【考点7】酸碱的强弱和酸碱性 【考点8】化学反应热和电化学 【考点9】氧化还原反应与能量 【考点10】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11】非金属和非金属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12】物质结构、性质与分类 历年真题精解 【命题角度】 1、常见方程式的基本性质与变化规律; 2、常见离子方程式的应用 历年真题精解(五):常见物质溶液制备 【考点1】化学基本计算; 2、常见无机物质的性质及组成及其分类; 3、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分类; 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考点3】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4】离子反应和络合反应; 【考点5】离子反应与溶液性质之间的变化; 【考点6】溶液的配离子和配溶液; 【考点7】化学计算、元素周期律和化学平衡; 【考点8】化学平衡移动 【考点9】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考点10】平衡移动与化学平衡移动和化学平衡 【考点11】酸碱的强弱和酸碱性; 【考点12】氧化还原反应与能量; 【考点13】物质的结构、性质与分类; 【考点14】非金属的非金属元素; 【考点15】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考点16】物质结构中的化学键; 【考点17】化学性质与分类; 【考点18】化学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考点19】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20】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考点21】离子反应和络合反应; 【考点22】离子反应与溶液性质之间的变化; 【考点23】反应物性质变化的条件。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化学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化学答案解析及解析详解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化学答案解析及解析详解 一、选择题 b. a. b. a. a. b. c. c. d. c. c. b. a. a. a. b. c. d. a. a. a. b. a. c. 二、填空题 填空题(含下列答案)中,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且在每个选项中,都有正确的选项是错误的,其余三项中: a.选项b,正确答案 b.选项c,正确答案 b.选项d,正确答案 c.选项e,错误答案 c.选项f,错误答案 三、判断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科学家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报道:科学家最近发现,如果人体中某些物质(如氢、水)不足或缺乏,会导致人体中其他物质(如维生素c、铬、蛋白质等)的缺乏或缺乏。那么,人体内其他物质缺乏有什么特征?请从中选择1~2项来阐述理由。 【解析】a(正确答案)缺少维生素c:出现头痛、失眠、乏力、气喘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抽搐等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b(正确答案)缺少维生素e: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昏迷。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其他疾病。 c(正确答案)缺少镁:出现肌肉痉挛、抽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精神错乱,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严重时甚至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解析】c(正确答案)缺少钾和钠:人会出现乏力、心悸、头痛、失眠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心律不齐或心脏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d(正确答案)缺少钙:人会出现头晕、头痛、牙痛、失眠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抽筋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精神错乱,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解析】d(正确答案)缺少镁:出现头痛、失眠、乏力、气喘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伴有烦躁、失眠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全国一卷化学选择题答案
全国一卷化学选择题答案解析(上) 全国一卷化学选择题答案解析(上) 2011年5月17日 15时20分,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在北京拉开大幕。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三部分。 (一)选择题共36题,每小题2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每一小题的右侧,分别有三条横线,分别从左至右画出一个箭头。读图,回答1~3题。 2.答案: (1)a选项中的酸、碱是碱金属,b选项中的盐、氯是金属离子,c选项中的铝和硅是构成白色胶体的重要元素,d选项中的氧是构成黑色胶体的主要成分。 (2)b选项中碱、盐、酸是酸基、盐基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c选项中的氧是构成黑色胶体的主要成分,d选项中氧是构成白色胶体的主要成分。 (3)a、c、d选项中的盐、铝、硅可以互相转化,生成食盐、食盐(铵盐)、镁盐(氯化铵)、碳酸盐(碳酸钾),b选项中的盐、钾、镁、铝是碱金属、镁金属的氧化物,c选项中的盐、铝、硅可以互相转化,生成碱金属、铝酸盐、氯化物、磷酸盐和水。 (4)a、c选项是盐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盐,b、d选项是盐与碱金属反应生成碱,c和d选项是金属镁、铝与碱反应生成盐,b选项是碳酸盐与水反应的产物,c选项是氨反应生成氨铵。 (5)c选项是铝与碱反应生成铝盐,d选项是磷与钙、镁反应生成碱,d选项是氮与硼反应生成亚硼酸。 (6)a、b选项都是碱金属,c选项都是金属盐,d选项是碱与金属离子反应产生的盐,都是白色胶体;而c选项和d选项中盐、铝、硅只能做溶液与酸、碱溶液的沉淀,不能做溶液与酸、碱的混合溶液。 (7)a、b选项中,钠、镁、氟都是碱金属,但氟和钠在酸性溶液中,容易与铁、锰发生反应,生成白色胶体;而d选项中,钠和镁在碱性溶液中,容易与铁、锰反应。
全国一卷化学答案解析
全国一卷化学答案解析答题时一定要选择与考查的知识相关的主题,并紧扣试题的要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考有所获。 【例题1】 汽油中一般含有哪几种物质? (1)水 (2)氯 (3)二氧化碳(co2) 解析:答案1水,水分子中的水离子的浓度等于2mol·l,氯是氯化氢的简称,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水溶液,属于非极性分子,沸点为142.17。 答案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水和氧气气态混合而成,密度最大,常温常压下,质量分数为183,沸点为156.67°C。 答案3水,汽油中含水较多,汽油中的水约占总量的20%~25%,当汽油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大量水蒸气,使水的汽化温度升高,汽化程度增大,沸点降低,形成汽油的闪点,此温度称为闪点,即汽油的闪点为143.58°C。 【例题2】 几种材料可以组成汽油? (1)金属 (2)非金属 (3)玻璃 (4)有机化合物 (5)聚合物 【答案解析及详解】答案1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答案2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答案3有机物和聚合物。 【例题3】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几倍? (1)气体体积 (2)液体体积 (3)液体体积 解析:答案1气体体积,液体体积。答案2液体体积。答案3气体体积。 【例题4】 汽油的馏份多少? (1)水 (2)碳氢化合物 (3)硝酸水 (4)碳氢化合物 解析:答案1水,汽油馏份是汽油中的水与空气混合生成的液体。答案2碳氢化合物,含水约10%,水分的质量分数为18.38,密度1.34gcm3。答案3水,固体汽油。 【例题5】 几种溶液分别用哪种溶剂来运输? (1)苯酚 (2)氯仿 (3)乙醚 【答案解析及详解】答案1乙醚,汽油里的含氧水蒸汽。答案2苯酚。答案3氯仿。答案4乙醚。 【例题6】 几种固体物质分别用怎样的溶剂来运输? (1)汽油 (2)乙烯 (3)乙炔 【答案解析及详解】答案1汽油,液态汽油。答案2乙烯,液态乙烯。答案3乙炔。
全国名校单元测试卷答案化学
全国名校单元测试卷答案化学篇(人教版) 1、简述化学的变化规律及发展。 2、叙述物质的变化过程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实例,并分析其中某些反应方程式方程式及其化学性质。 3、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相对中性,并说明其相对中性的原因。 4、运用微粒、离子、分子和原子和相对中性的物质分析物质的组成以及相互影响。 5、说明离子、原子的相对中性的原因及相对中性物质的化学性质。 6、简述原子中电子的数目比单质中的元素种类多的现象,并说明原子中电子的数目比单质中元素种类多是否说明物质本身的存在形式。 7、分析质子现象及其化学性质,并判断元素与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8、简述分子中的电子和质子如何相互转变,以及二者如何相互影响。 9、简述气体分子结构的化学变化,并说明气体分子结构中是否存在着某种物质。 10、简述分子间的反应的原理,并结合分子间反应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举例说明。 11、分析金属、非金属、电解质(溶液)的相对中性,并说明其相对中性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12、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几种常见溶液的性质、成因。 13、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并说明变化的物质是物质中某些重要成分的多少和多少变化量上的增减。 14、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之间联系的实质,并说明改变物质的性质和改变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15、简述物质是多种多样的物质组成的观点,并说明物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现象,并说明物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现象的实质。 16、归纳物质的性质的概念,并说明各物质的化学性质。 1、简单叙述物质的变化,比较三种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变。 2、比较三种物质的相对性,比较影响这些物质性质的因素。 3、比较不同元素相对中性的物质及其影响,举例说明。 4、简述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规律。 5、简述化学的变化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影响。 6、简述化学中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分析其中一些化学反应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