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智慧上进 高考适应性综合检测月考卷(三)3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2023届智慧上进 高考适应性综合检测月考卷(三)3理科综合试题答案,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3届智慧上进 高考适应性综合检测月考卷(三)3理科综合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9.(1)变化:0~14岁城市人口比重上升,15~49岁城市人口比重超过乡村,50岁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并接近乡村。(3分)趋势:0~14岁城市人口比重接近或超过乡村,15~49岁城市与乡村人口比重差异进一步扩大,50岁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可能超过乡村。(3分)》(2)特点: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1分)》原因:人口迁入地经济收入高:人口迁入地的就业机会多于迁出地;人口迁入地的生活条件优于人口迁出地。(3分)影响:对迁出地:加强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对迁人地: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促进迁人地的经济发展:迁入地就业压力大、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城市环境污染加重、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增大。(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3)起点:黑河,省份简称:黑。止点:腾冲,省份简称:云(滇)。(4分)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城市环境污染加重、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增大。(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3)起点:黑河,省份简称:黑。止点:腾冲,省份简称:云(滇)。(4分)(2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0~14岁年龄组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图中15~49岁年龄组虚线高于实线,表明15~49岁年龄组中,城市人口比重超过乡村人口比重;50岁以上年龄组中,虚线和实线接近,城市人口比重接近乡村,且城市人口比重较五普期间有所上升。在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中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城市劳动力比重增加,0~14岁城市人口比重接近或超过乡村;农村15~49岁人口比重在乡村年龄结构中会继续减小,城市15~49岁人口比重在城市年龄结构中继续加大,城市50岁以上人口比重也会继续加大,接近甚至超过乡村。第(2)题,由图可知,2000年流动人口为14439万人,2010年流动人口为26139万人,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其主要原因可从经济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影响可以从迁出区和迁入区两个区域回答,而影响都需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胡焕庸线”即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连接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注意北京在该线的东南侧,且该分界线不能出国界线。
8.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具体考查CL2、碘离子和铁离子、浓硝酸和碳、碘化银和氯化银等物质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解析】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将C1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生成了HCI和HCI0,HCl使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HCl0具有强氧化性,A错误;Fe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B错误;浓硝酸与木炭反应,只能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C错误;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和题意可知,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说明氯化银处于溶解过程,碘化银处于形成沉淀过程,则K(Ag)